
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4.8 - 3.6)×1 000 = 1 200(万元),不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 3.6×1 000×20% +(4.8 - 4.5)×1 000 = 1 020(万元)。甲公司应当选择不执行合同。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4.8 - 4.5)×1 000]3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
(2)确认预计负债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1 000×20%)720
贷:预计负债 720
202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应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是 720 万元,选项 B 当选。

此题设备的报废净损失=残料收入+赔偿收款-固定资产报废时的账面价值。2022 年 9 月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300 + 20 = 320(万元),计算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年末累计折旧额时,应注意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重合时的处理,可分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方法一:先以折旧年度划分计算维度第 1 个折旧年度(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9 月)的累计折旧额= 320×(2÷4)= 160 (万元);
第 2 个折旧年度(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9 月)的累计折旧额=(320 - 160)×(2÷4)= 80(万元),但仅需计算会计年度 2023 年 10 月至 12 月的累计折旧额= 80×(3÷12)= 20(万元)。
方法二:直接以会计年度划分计算维度
2022 年 10 月至 12 月的累计折旧额= 320×(2÷4)×(3÷12)= 40(万元);2023 年 1 月至 12 月的累计折旧额= 320×(2÷4)×(9÷12)+[320 - 320×(2÷4)]× (2÷4)×(3÷12)= 140(万元)。
综上,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末累计计提的折旧额为 180 万元,至报废时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 140 万元(320 - 180),所以该设备报废处理后的净损益= 15 + 20 - 140 = -105 (万元)(净损失),选项 B 当选。

2023 年的履约进度= 450÷1 500×100% = 30%,应确认的合同收入= 2 000×30% = 60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实际发生工程成本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45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450
(2)2023 年 12 月 31 日:
借:合同结算 —— 收入结转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50
贷:合同履约成本 450
借:应收账款 620
贷:合同结算 —— 价款结算 620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当日,“合同结算”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20 万元(620 - 600),表明甲公司已经与乙公司结算但尚未履行履约义务的金额为 20 万元,该金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合同负债”列示,选项 C 当选。

乙公司购入无形资产时包含的内部交易利润= 1 120 -(1 800 - 840)= 160(万元),选项 A 当选;202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无形资产的价值=160 - 160÷8×9÷12 = 145(万元),选项 B 当选;2023 年 12 月 31 日,合并报表中无形资产应列示的金额=(1 800 - 840)-(1 800 - 840)÷8×9÷12 = 870(万元),选项 C 当选;抵销该项内部交易的结果将减少合并利润的金额即为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145 万元,选项 D 当选。相关抵销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借:资产处置收益 160
贷:无形资产——原价 16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5
贷:管理费用 (160÷8×9÷12)15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