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万元。甲公司将购买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当年,甲公司计提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折旧38万元,发生技术维护费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2023年1月1日其他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金额为6480万元,选项A当选;2023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为6457.34万元(6480+6480×4.28%-6000×5%),选项B当选;甲公司认为该债券投资预期信用损失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0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2024年确认的投资收益276.37(6457.34×4.28%)万元,选项C当选,选项D不当选。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023年1月1日: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6000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480
贷:银行存款6480
2023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300
贷:投资收益277.34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22.66
借:银行存款300
贷:应收利息300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957.34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957.34
借:信用减值损失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100
2024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300
贷:投资收益276.37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23.63
借:银行存款300
贷:应收利息300

甲公司应确认“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的金额=4000×(75%×0+15%×3%+10%×5%)=38(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38×25%=9.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38
贷: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38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9.5
贷:所得税费用9.5
因此影响损益的金额=9.5-38=-28.5(万元)。综上所述,选项A、B、D当选。

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000-(3300-3000)]×30%=1410(万元),选项A当选;甲公司将存货销售给乙公司,属于顺流交易,未对外出售,甲公司2023年合并报表中的调整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3300×30%)990
贷:营业成本(3000×30%)900
投资收益90
因此,选项C当选,选项D不当选;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410+90=1500(万元),选项B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