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当期应交所得税=1 230×25%=307.5(万元),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307.5+(20-0)=327.5(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32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0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发生的与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5 月 10 日,自行研发某项行政管理用非专利技术,截至 5 月 31 日,用银行存款支付研发费用50 000 元,相关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经测试该项研发活动完成了研究阶段。
(2)6 月 1 日,该项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该阶段发生研发人员薪酬 500 000 元,支付其他研发费用 100 000 元,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 13 000 元,以上支出全部符合资本化条件。
(3)9 月 5 日,该项研发活动结束,经测试达到预定技术标准,形成一项非专利技术并投入使用,该项非专利技术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4)12 月 1 日,将上述非专利技术出租给乙公司,双方约定的转让期限为 2 年,月末,甲公司收取当月租金收入 20 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1 200 元,款项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研发阶段发生的研发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会计分录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期末,将费用化的研发支出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5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50 000
甲公司自行研发非专利技术的入账金额= 500 000 + 100 000 = 600 000(元)。
月摊销额= 600 000÷5÷12 = 10 000(元),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当月取得租金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21 2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200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当月计提的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 000
贷:累计摊销 10 000
利润表“研发费用”项目列示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化支出以及计入管理费用的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摊销,“研发费用”项目= 50 000 + 10 000×3(9 ~ 11 月的摊销)= 80 000(元),12 月因出租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不计入管理费用,选项 A 正确;“营业收入”项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0 + 20 000 = 20 000(元),选项 B 正确;“营业成本”项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0 + 10 000 = 10 000(元),选项 C 正确;“管理费用”项目=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研发费用明细科目发生额= 80 000 - 80 000 = 0(元),选项 D 错误。
2023年年末甲公司该项非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 600 000 - 10 000×4 = 560 000(元)。

某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存货成本,2023年12月31日,有关科目借方余额如下:“原材料”科目200万元,“生产成本”科目80万元,“库存商品”科目160万元,“在途物资”科目32万元,“工程物资”科目40万元,“受托代销商品”科目20万元。有关科目贷方余额如下:“存货跌价准备”科目25万元,“受托代销商品款”科目2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期末余额”栏应填列的金额为( )万元。

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业企业在产品的是( )。
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包括正在返修的废品)(选项A)和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要继续加工的半成品(包括未经验收入库的产品和等待返修的废品)两部分,不包括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选项C)。选项B,属于库存商品;选项D,属于原材料。

下列各项中,关于会计核算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表述错误、选项B表述正确,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选项CD表述错误,政府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政府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