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年至 2020 年,甲公司及乙公司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7 年 3 月 10 日,甲公司以 6 000 万元的价格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 50 年,自 2017 年 4 月 1 日开始起算。该土地在甲公司所属的 A 酒店旁边,甲公司拟在新买的土地上建造 A 酒店 2 期。与土地使用权相关的 产权登记手续于 2017 年 4 月 1 日办理完成,购买土地使用权相关的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甲公司对该土地使用权按 50 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预计净残值为零。
(2)2017 年 3 月 20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固定造价合同,合同约定: 乙公司为甲公司建造 A 酒店 2 期项目,合同价款为 16000 万元,建造期 间为 2017 年 4 月 1 日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乙公司负责工程的施工建造和管理,甲公司根据第三方工程监理公司确定的已完成工程量,每年末与乙公司结算一次,在 A 酒店 2 期项目建造过程中甲公司有权修改其设计方 案,如甲公司终止合同,A 酒店 2 期项目已建造的部分归甲公司所有;如果工程发生重大质量问题,乙公司应按实际损失支付赔偿款,双方确定合 同价款的 10% 作为质量保证金,如果工程在完工之日起 1 年内没有发生重大质量问题,甲公司将支付工程质量保证金。
(3)2017 年 4 月 10 日,乙公司开始对 A 酒店 2 期项目进行施工,预计合同总成本为 12 000 万元。2018 年因建筑材料涨价等原因,乙公司将预计合同总成本调整为 18 000 万元。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累计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为 17 500 万元。乙公司采用成本法确定履约进度,每年实际发生的成本中 60% 为建筑材料费用,其余为工资薪金支出。与该项目合同相关的资料如下:
(4)甲公司 A 酒店 2 期项目 2019 年 9 月 30 日完工,达到合同约定的可使用状态,并经验收后交付使用。
其他有关资料:(1)甲公司与乙公司无关联方关系。(2)乙公司建造 A 酒店 2 期项目整体构成单项履约义务。(3)乙公司单独设置“合同结算”科目对工程项目进行核算,不设置“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科目。(4)本题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
乙公司应在履约的各个期间确认收入,即 2017 年 12 月 31 日、2018 年 12 月 31 日和 2019 年 9 月 30 日分别确认收入。(1 分)
理由:乙公司在属于甲公司的土地上为甲公司建造 A 酒店 2 期项目,在 A 酒店 2 期项目建造过程 中甲公司有权修改其设计方案,如甲公司终止合同,A 酒店 2 期项目已建造的部分归甲公司所有; 如果工程发生重大质量问题,乙公司应按实际损失支付赔偿款,在建造过程中甲公司能够控制乙 公司在履约过程在建的商品,该履约义务为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1 分)
2017 年年末的履约进度 =3 600÷12 000×100%=30%;
2017 年度应确认收入 =16 000×30%=4 800(万元)。
2018 年年末的履约进度 =10 800÷18 000×100%=60%;
2018 年应确认的收入 =16 000×60%-4 800=4 800(万元)。(1 分)
2019 年应确认的收入 =16 000-4 800-4 800=6 400(万元)。(1 分)
①乙公司 2018 年与履行合同义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合同履约成本 (10 800-3 600)7 200
贷:原材料 (7 200×60%)4 320
应付职工薪酬 (7 200×40%)2 880(0.5 分)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 4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800(0.5 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 7 200
贷:合同履约成本 7 200(0.5 分)
借:应收账款 5 600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5 600(0.5 分)
借:银行存款 5 500
贷:应收账款 5 500(0.5 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 000-16 000)×(1-60%)]800
贷:预计负债 800(0.5 分)
② 2018 年年末,合同结算余额 =4 800+4 800-4 800-5 600=-800(万元),为贷方余额,则乙公司因履行该合同义务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在 2018 年 12 月 31 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项目名称为合同负债,金额为 800 万元。(2 分)
甲公司 A 酒店 2 期项目的实际成本 =4 000+5 500+4 900+1 600+6 000÷50×2.5=16 300(万元)。 (1 分)

2017 年至 2018 年,甲公司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 20% 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1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4 000 万元,其中投资成本为 3 200 万元,损益调整为 500 万元,以后期间可转入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为 300 万元。取得乙公司 20% 股权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17 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1 800 万元, 分配现金股利 1 200 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事项。
(2)2017 年 12 月 10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为对价,受让丙公司所持的乙公司 35% 股权,双方同意以 2017 年 11 月 30 日经评估乙公司全部股权公允价值 15000 万元为依 据,确定乙公司 35% 股权的转让价格为 5 250 万元,由甲公司以 5 元/股 的价格向丙公司发行 1 050 万股本公司普通股作为支付对价。
2018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向丙公司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 1050 万股,丙 公司向甲公司交付乙公司 35% 股权,发行股份的登记手续以及乙公司股 东的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当日,甲公司对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选, 改选后甲公司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相关活动。购买日,甲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 7.5 元 / 股,原持有乙公司 20% 股权的公允价值为 4 500 万元,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4 000 万元(其中股本为 8000 万元,盈余公积 为 2000 万元,未分配利润为 4 000 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6000 万元,除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 2 000 万元外, 其他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其他有关资料:第一,在取得乙公司 35% 股权前,甲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第二,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内部交易。第三,本题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
①甲公司 2017 年对乙公司股权投资进行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 800×20%)360
贷:投资收益 360(0.5 分)
借:应收股利 (1 200×20%)24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0(0.5 分)
借:银行存款 240
贷:应收股利 240(0.5 分)
②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 2017 年 12 月 31 日的账面价值 =4 000+360-240=4 120(万元)。 (1 分)
①甲公司取得乙公司 35% 股权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7.5×1 050)7 875
贷:股本 1 0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 825(1 分)
②甲公司取得股权日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4 120+7 875=11 995(万 元)。(1 分)
①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企业合并类型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0.5 分)
理由:在取得乙公司 35% 股权前,甲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不存在交易前后均对各参 与方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1 分)
②购买日:2018 年 1 月 1 日。(0.5 分)
③合并成本 =4500+7875=12375(万元),合并商誉 =12 375-16 000×(20%+35%)=3575(万 元)。(1 分)
④甲公司购买日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调整和抵销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500-4 120)380
贷:投资收益 380(0.5 分)
借:其他综合收益 300
贷:投资收益 300(0.5 分)
借:固定资产 2 000
贷:资本公积 2 000(0.5 分)
借:股本 8 000
资本公积 2 000
盈余公积 2 000
未分配利润 4 000
商誉 3 575
贷:长期股权投资 12 375
少数股东权益 7 200(1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