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实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标准,划分为法律事件、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人的生老病死(选项 A、C)、自然灾害(选项 B)等,是当事人无法控制、无法预见的事件,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签发支票(选项 D),属于法律关系主体(李某)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属于法律行为;因此 A、B、C、D 四个选项均属于法律事实。


甲公司与周某签订了试用期为1个月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周某转正后的工资为每月10 000元。已知甲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7 0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 480元。周某在试用期的月工资最低为( )。
劳动合同约定了“试用期满工资”,试用期工资应当不低于试用期满工资的80%=10 000×80%=8 000(元)和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2 480元)的孰高数(8 000元),因此周某在试用期的月工资最低为8 000元。

下列取得并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中,基于给付对价的是( )。
票据的取得,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但如果是因税收(选项B)、继承(选项D)、赠与(选项A)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则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综上C当选。

国家税务总局H县税务局决定对拒绝提供纳税担保的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可以适用税收保全的是( )。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选项A)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选项D)、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税务机关对单价5 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选项B),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选项C,代他人保管的一辆汽车,不属于纳税人的财产,不适用税收保全措施。


甲公司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1 000万元,免税收入100万元,各项扣除600万元,无不征税收入和结转的以前年度亏损。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21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
直接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1 000-100-600)×25%=7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