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法律事实的有(  )。
  • A.

    王某父亲去世

  • B.

    甲地发生地震

  • C.

    张某的孩子出生

  • D.

    李某签发支票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法律事实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标准,划分为法律事件、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人的生老病死(选项 AC)、自然灾害(选项 B)等,是当事人无法控制、无法预见的事件,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签发支票(选项 D),属于法律关系主体(李某)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属于法律行为;因此 ABCD 四个选项均属于法律事实。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2《经济法基础》真题(最新解析)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甲公司与周某签订了试用期为1个月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周某转正后的工资为每月10 000元。已知甲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7 0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 480元。周某在试用期的月工资最低为(    )。

  • A.

    8 000元

  • B.

    7 000元

  • C.

    10 000元

  • D.

    2 480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劳动合同约定了“试用期满工资”,试用期工资应当不低于试用期满工资的80%=10 000×80%=8 000(元)和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2 480元)的孰高数(8 000元),因此周某在试用期的月工资最低为8 0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下列取得并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中,基于给付对价的是(    )。

  • A.

    丙慈善机构因赠与而取得转账支票

  • B.

    甲税务局因征税而取得银行承兑汇票

  • C.

    乙公司因销售货物而取得商业承兑汇票

  • D.

    李某因继承而取得银行承兑汇票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票据的取得,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但如果是因税收(选项B)、继承(选项D)、赠与(选项A)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则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综上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国家税务总局H县税务局决定对拒绝提供纳税担保的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可以适用税收保全的是(    )。

  • A.

    维持生活必的唯住房

  • B.

    价值2 000元的一部手机

  • C.

    代他人保管的一辆汽车

  • D.

    古玩字画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选项A)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选项D)、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税务机关对单价5 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选项B),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选项C,代他人保管的一辆汽车,不属于纳税人的财产,不适用税收保全措施。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某公司一次性购买预付卡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 A.转账支票购买2万元
  • B.银行卡柜台转账2万元
  • C.银行卡网上银行转账2万元
  • D.现金购买2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单位一次性购买预付卡5 000元以上,个人一次性购买预付卡5万元以上的,应当通过银行转账等非现金结算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选项D说法错误,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1 000万元,免税收入100万元,各项扣除600万元,无不征税收入和结转的以前年度亏损。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21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

  • A.

    75万元

  • B.

    250万元

  • C.

    225万元

  • D.

    100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直接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1 000-100-600)×25%=7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