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包括(  )。
  • A.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B.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 C.受第三人欺诈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D.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
  • E.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解析
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包括: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2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3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5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1年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及相关事项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计算复议申请期限
  • B.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依法应当向行政相对人送达法律文书而未送达的,视为该行政相对人不知道该行政行为
  • C.行政相对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 D.行政相对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9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选项A,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行政复议申请期限。选项B,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依法应当向有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法律文书而未送达的,视为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该行政行为。选项C、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纳税人的行为中,可能构成逃税罪的是(  )。
  • A.聚众抗拒缴纳税款
  • B.隐匿财产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到其欠缴的税款
  • C.威胁税务工作人员抗拒缴纳税款
  • D.采用欺骗手段不缴纳税款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使国家税收受到侵害,数额较大的一种犯罪。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甲以其“浪琴”手表质押向乙借款。质押期间,乙将该手表卖给不知情的丙。后丙不慎将手表遗失,被人捡到后交给失物招领机关。失物招领公告发布 1 年后,无人认领。失物招领机关遂依法拍卖该手表,丁拍得该手表。根据民法相关理论,下列关于“浪琴”手表物权变动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继受取得对“浪琴”手表的质权
  • B.甲对“浪琴”手表的所有权绝对消灭
  • C.丁原始取得“浪琴”手表的所有权
  • D.丙继受取得“浪琴”手表的所有权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 B,权利的绝对消灭,即权利本身不复存在,如所有权因标的物灭失而消灭、知识产权因保护期间届满而消灭、债权因全部清偿而消灭、形成权因除斥期间届满而消灭等。选项 C、D,继受取得,是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如买受人自出卖人处受让标的物所有权(丁是继受取得,丙是善意取得,属于原始取得)。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刑罚适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B.累犯不适用于未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
  • C.刑罚执行完毕后又犯罪的,应予数罪并罚
  • D.对累犯不适用缓刑
  • E.有期徒刑减刑的起始时间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选项C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又犯罪的,属于是否构成累犯的问题,而不是数罪并罚问题。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违法行为中,对其行为人不给予行政处罚的有(  )。
  • A.不满 14 周岁的人实施的违法行为
  • B.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
  • C.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
  • D.受他人胁迫的违法行为
  • E.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违法行为
答案解析
答案: A,E
答案解析:

选项B属于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选项CD属于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