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注会《会计》模拟试卷 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政策变更;选项B,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而进行的会计政策变更;选项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选项D,属于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50万元,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选项A不当选;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以备日常开支所用,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选项B不当选;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已资本化的利息费用10万元,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选项C不当选;收到的政府补助资金无论是与资产相关还是与收益相关,均在“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填列,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甲公司2021年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5月1日增发的15万股普通股流通股的全年加权平均股数-8月1日回购的5万股普通股流通股的全年加权平均股数=100+15×8/12-5×5/12=107.92(万股);基本每股收益=(200-10×100×5%)/107.92=1.39 (元/股),选项A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从集团公司角度来看,M商品期末应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100×1.05=105(万元),选项A不当选;
期末A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甲、乙公司内部交易的合并抵销处理如下:
借:营业收入150
贷:营业成本150
借:营业成本30
贷:存货3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
选项B、C不当选;
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来看,M商品的计税基础为150万元(1.5×100),账面价值为105万元(1.05×10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5万元(150-105),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万元(45×25%),而个别财务报表中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已经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1.5-1.05)×100×25%]万元,故无需抵销乙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单独主体的法律形式赋予各参与方享有该安排的净资产的权利,表明该安排属于合营企业,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ESG治理层面强调董事会责任及全面参与ESG进度检讨、风险评估及报告审批;ESG报告层面要求企业明确报告定量与定性内容要点、报告原则与方法论,敦促上市公司不断规范ESG报告流程,实现高质量的报告披露。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