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失公平当事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1 年内行使,选项A 不当选;重大误解当事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90 日内行使,选项 B 不当选;受胁迫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1 年内行使撤销权,选项 C 不当选;当事人自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 5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选项 D 当选。
【知识链接】
撤销权的存续期间
权利人的状态 | 撤销权的存续时间 | ||
起算时间 | 时长 | ||
权利人不知道可以撤销 | 发生之日起 | 5年内 | |
权利人知道可以撤销 | 表明放弃 | 撤销权直接消灭 | |
受胁迫 | 终止之日起 | 1年内 | |
重大误解 | 知道之日起 | 90日内 | |
受欺诈、显失公平 | 知道之日起 | 1年内 | |

不作为义务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开始计算,未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之日起开始计算,选项 B 当选。
【知识链接】
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具体规定:
侵权行为 | 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起 | |
人身损害赔偿 | ①伤害明显:从受伤之日起; ②伤害需经检査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 | |
约定履行期限 | 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 | |
未约定履行期限 | 依照《民法典》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 | 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 |
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 | ①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 ②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 | |
分期履行 | 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 | |
不作为 | 从债权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 | |
附条件、期限 | 从该条件成就之日、该期限届至之日起 | |
国家赔偿 | 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 | 从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 | 前提: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 从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 |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体现了仲裁的一裁终局原则。本题表述正确。
【知识链接】

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不包括航空器登记地)人 民法院管辖,选项 C 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