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19年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真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C,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对于逃税罪:(1)纳税人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2)凡逃税额不足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的,或者逃税额不足10万元的,属于一般逃税违法行为,应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承担行政责任。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B,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选项C,自冻结存款、汇款之日起30日内,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决定或作出解除冻结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选项D,依照法律规定冻结存款、汇款的,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日内”向当事人交付冻结决定书。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A,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选项B,税务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并在裁量基准范围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得单独引用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作为依据。选项D,对当事人的同一个税收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行政诉讼法》第75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属于《行政诉讼法》第75条规定的“重大且明显违法”:(1)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2)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3)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选项A、B、C和E,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选项D,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成立。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