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发生劳务成本时:
借:合同履约成本 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
2021年12月31日确认的劳务收入=100×20%-0=20(万元)。
2021年12月31日确认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
借:银行存款 21.8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
贷:合同履约成本 10
【知识点拓展】
合同履约成本及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
发生合同履约成本时(确认资产折旧费、摊销费等):
借:合同履约成本
贷: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确认收入并摊销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合同履约成本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材料物资,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作为材料物资的入账价值,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实收资本或股本入账,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知识点拓展】
企业接受投资的账务处理:
1.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1)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投资额)
贷:实收资本(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实际收到的金额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2)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投资额)
贷:股本(股票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实际收到的投资额超过面值的部分)
2.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合同或协议约定投资者在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差额)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因此A为正确选项。
【知识点拓展】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企业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3.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4.货币计量
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排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可以对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政府会计主体中,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其会计核算不适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