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中,不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所以甲公司2022年3月份应该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10+5=15(万元)。
【知识点拓展】
1.“累计摊销”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该科目属于“无形资产”的调整科目(备抵科目)。该科目所对应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借方登记处置无形资产转出的累计摊销,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2.无形资产的摊销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当按月进行摊销,自可供使用(即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停止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无法确定预期消耗方式)”“生产总量法”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消耗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管理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生产产品)
贷:累计摊销
企业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如果是溢价发行股票的,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知识点拓展】
股票发行时,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时,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①
盈余公积②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③
贷:银行存款
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题资产总额一共有6万,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万元,资产减少2万元;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资产增加1.5万元又减少1.5万元,所以最终资产总额=6-2+1.5-1.5=4(万元)。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会计等式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额变动。当仅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税金及附加” 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环境保护税等相关税费。本项目应根据 “税金及附加” 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
教育费附加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
所以,A公司当月应列入利润表“税金及附加”项目的金额=(76+70)×7%+(76+70)×3%+70=84.6(万元)。
【知识点拓展】
存货项目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受托代销商品”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存货”项目期末余额=20+25-3=42(万元)。
【知识点拓展】
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全部出售,售价为25 000 000元;出售前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4 800 000元;甲公司购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23 200 000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500 000元)。已知转让金融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不考虑其他因素,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为( )元。
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卖出价-买入价(不需要扣除已到付息期未领取的利息)]÷(1+6%)×6%=(25 000 000-23 200 000)÷(1 +6% )× 6%=101 886.7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