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甲公司2022年3月份发生如下资产减值事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万元,计提无形资产累计摊销3万元。则甲公司2022年3月份应该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为(      )万元。
  • A.15
  • B.5
  • C.10
  • D.20
本题来源:初级必刷300题-实务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中,不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所以甲公司2022年3月份应该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10+5=15(万元)。


【知识点拓展】

1.“累计摊销”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该科目属于“无形资产”的调整科目(备抵科目)。该科目所对应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借方登记处置无形资产转出的累计摊销,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2.无形资产的摊销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当按月进行摊销,自可供使用(即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停止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无法确定预期消耗方式)”“生产总量法”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消耗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管理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生产产品)

贷:累计摊销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某企业 2021年年度利润总额为 315万元,其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15万元、行政罚款支出1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该企业 2021年应交所得税为(  )万元。

  • A.75
  • B.77.5
  • C.78.5
  • D.81.5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税法的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罚款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所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315- 15+10=310(万元),当年应交所得税 =310× 25%=77.5(万元)。


【知识点拓展】

所得税费用的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3.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4.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A公司持有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原价为300万元,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计提折旧18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由于设备老化,A公司准备将其进行更新改造。在更新改造期间,共发生人工费用4万元,领用原材料10万元,换入新设备的价值为45万元,替换的旧设备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该生产线于2021年5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净残值为零,生产线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下列有关该事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A.该生产线在更新改造期间仍需计提折旧
  • B.被替换的旧设备的账面价值不需从固定资产成本中扣除
  • C.生产线更新改造后的入账价值为129万元
  • D.2021年度该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额为9.28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在更新改造期间不计提折旧,选项A错误;核算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的成本时,被替换的旧设备的账面价值已不在固定资产中,要将其扣除,选项B错误;该生产线更新改造后的入账价值=(300-180-20)+4+10+45-30=129(万元),选项C正确;2021年度该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额=129÷10÷12×7=7.525(万元),选项D错误。


【夺分锦囊】

1.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注意]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提尾不提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年限平均法折旧

3.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计量

(1)改造后的入账价值=更新改造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2)账面价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注意]被替换部分无论是否有残料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流入,都不会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某公司资产总额为6万元,负债总额为3万元,以银行存款2万元偿还短期借款,并以银行存款1.5万元购买设备,则上述业务入账后,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    )万元。
  • A.2.5
  • B.3
  • C.4
  • D.4.5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题资产总额一共有6万,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万元,资产减少2万元;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资产增加1.5万元又减少1.5万元,所以最终资产总额=6-2+1.5-1.5=4(万元)。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会计等式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额变动。当仅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制度保障
  • B.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最低要求
  • C.二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吸收
  • D.二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属于选非题,选项B表述错误,当选。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知识点拓展】

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长江公司6月份的业务如下:赊购1万元办公用品已交付使用;预付第三季度办公用房租金15万元;支付第二季度短期借款利息1.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该企业6月份应确认的费用为(    )万元。
  • A.17.2
  • B.2.2
  • C.1.4
  • D.0.4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按照权责发生制,赊购1万元办公用品,应确认为6月份的费用;预付第三季度(7月、8月和9月)办公用房的租金,每个月应分摊的租金=15÷3=5(万元),不确认为6月的费用;支付第二季度(4月、5月和6月)短期借款利息,每个月应分摊的利息费用=1.2÷3=0.4(万元 ),确认为6月的费用为0.4万元。故,6月份应确认的费用=办公用品费+利息费用=1+0.4=1.4(万元),选项C正确。


知识点拓展】

权责发生制: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知识点拓展】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