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取得针对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收到政府补助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净额法核算下,在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冲减资产账面价值,选项A、B、D当选。
【知识链接】奇兵制胜2

采用总额法核算的政府补助,其会计处理如下: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应当将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损益,选项A表述正确,选项B表述错误;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的,在取得时应当将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将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选项C表述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
综上,选项B、D当选。

递延收益也用来核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选项B错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选项C错误。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借:银行存款5 000
贷:递延收益5 000
借:在建工程4 880
贷:银行存款4 880
借:在建工程40
贷:银行存款40
借:在建工程80(120-40)
贷:银行存款80
借:固定资产5 000(4880+40+80)
贷:在建工程5 000
(假定该设备用于污染物排放测试,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2021年计提的折旧额=(5 000-20)/10×3/12=124.5(万元)
借:制造费用124.5
贷:累计折旧124.5
202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 000-20)/10=498(万元)
借:制造费用498
贷:累计折旧498
2021年分摊递延收益=5 000/10×3/12=125(万元)
借:递延收益125
贷:其他收益125
2022年分摊递延收益=5 000/10=500(万元)
借:递延收益500
贷:其他收益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