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两者主要适用哪些情形 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中的两种重要方式,它们各自具有特点和适用场景。核定征收主要适用于会计账簿不健全、生产经营规模小或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而查账征收则适用于会计账簿健全、能够准确核算应纳税额的纳税人。在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征收方式,以确保税收征管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一、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对于这类纳税人,由于其无法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税务机关无法通过查账方式确定其应纳税额,因此采用核定征收方式。2‌.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对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不具备建账能力的纳税人,核定征收可以简化税收征管程序,降低征纳成本。核定征收的具体方法包括定期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等。其中,定期定额征收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不具备建账能力或账簿不健全的个体工商户;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则是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再乘以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应纳税额。二、查账征收查账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提供的账表所反映的经营情况,依照适用税率计算缴纳税款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1.纳税人会计账簿健全,能够准确核算应纳税额‌:对于这类纳税人,由于其能够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税务机关可以通过查账方式确定其应纳税额。‌2.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具备建账能力‌:对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具备建账能力的纳税人,查账征收可以确保税收征管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在查账征收方式下,纳税人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并准确核算应纳税额。税务机关则会对纳税人的账表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确定应纳税额。 2025-07-01 10:59 449人看过 小规模纳税人转一般纳税人前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处理?前期进货的专票能抵税吗 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前取得的进项税的处理方式,主要取决于纳税人在小规模纳税人期间是否有营业收入。‌一般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后,其小规模期间取得的专票是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这是因为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时,实行的是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但是,也有一种特殊情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认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前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9号)的规定,如果纳税人自办理税务登记至认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期间,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未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简易计算应纳税额申报缴纳增值税,那么其在此期间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可以在认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抵扣进项税额。案例: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海空供应链公司在2021年4月注册成立,经过3个月的筹备期后,于2021年7月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登记前,该企业因采购等共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29份,涉及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24万元。如果该企业在2021年9月前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也未申报缴纳过增值税,并且其此前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均不存在不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情形,那么企业在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可以一次性抵扣前期发生的24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总结: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后,前期进货的专票能否抵税,需要看纳税人在小规模纳税人期间是否有营业收入。如果无营业收入且零申报,则可以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抵扣进项税额;如果有营业收入,则不得抵扣。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税务处理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申报和抵扣,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2025-07-30 10:49 379人看过 存货减值准备怎么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是什么? 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当期利润的确认。以下将详细解释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其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存货减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单项比较法(个别计价法)‌: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若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按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分类比较法‌:按存货类别(如产成品类、原材料类等)的总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总额进行比较,若可变现净值总额低于成本总额,则按差额计提减值准备。‌总额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按全部存货的总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总额进行比较,若可变现净值总额低于总成本,则按差额计提减值准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存货可能发生损失,企业应在存货销售之前提前确认这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相应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这一处理原则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案例分析:存货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以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年末进行存货盘点时发现,部分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司决定对这些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存货账面价值下降‌:计提减值准备后,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金额减少,反映了存货的实际价值。‌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调整‌:减值损失导致净利润下降,最终减少所有者权益中的留存收益。这一变化体现了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对利润表的影响‌:‌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直接减少企业当期利润。这一处理体现了会计的配比原则,即收入与费用应在同一期间内确认。‌其他影响‌:‌附注披露‌: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司需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存货减值的计提方法、金额及依据。这一披露要求有助于增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综上所述,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仅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还涉及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存货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会计准则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披露,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08-22 10:50 219人看过 自然人独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是什么?看两者优劣势分析 一、自然人独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并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形式。在投资主体、法律地位、命名规则、设立标准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表述和侧重点上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对这两者的详细对比分析:1、投资主体‌自然人独资企业‌:投资主体仅为一个自然人,该自然人对企业的所有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投资人必须以其个人的全部财产来清偿。‌个人独资企业‌:虽然名称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个人独资企业与自然人独资企业在投资主体上是一致的,都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并承担无限责任。2、法律地位‌自然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法律诉讼等情形中,以投资人的个人财产来承担相应责任。‌个人独资企业‌:同样不具有法人地位,企业的法律地位与个人的法律地位相同,属于非法人单位。经营者对企业负有无限责任。3、命名规则‌自然人独资企业‌:在命名上,不得冠以“公司”之名,通常以“个人独资企业”或类似名称进行注册。‌个人独资企业‌:同样地,其名称中也不得包含“公司”等字样,以体现其非法人组织的性质。4、设立标准‌自然人独资企业‌:设立程序相对简便,通常只需办理工商登记等手续即可,没有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约束。‌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同样较为灵活,不需要像公司制企业那样有严格的注册资本要求,也没有复杂的设立程序。5、经营管理‌自然人独资企业‌:经营管理由投资人自行决定,内部机构设置简单,决策迅速,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为投资人需对企业的全部债务负责。‌个人独资企业‌:经营管理同样灵活自由,企业主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意志确定经营策略,进行管理决策。然而,由于企业规模有限,经营所得和个人财产也有限,因此制约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二、自然人独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优劣势分析自然人独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在税收、管理成本、经营风险、法律形式与主体资格、投资者身份以及设立条件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在选择时,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发展规划进行谨慎决策。以下是对其优劣势的详细分析:1、税收‌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所得是缴纳个人所得税,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税的效果。‌自然人独资公司‌:需要先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对分配的利润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存在双重征税的情况。2、管理成本‌个人独资企业‌:注册手续简单,获取相关的注册文件比较容易,费用比较低。同时,企业由个人全资拥有,投资人对企业任何事务具有绝对决策权,管理成本相对较低。‌自然人独资公司‌:虽然也是一个人出资,但需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成立,必须制定相关的公司制度和章程,注册手续相对复杂。公司成立后,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也更严格,因此管理成本相对较高。3、经营风险‌个人独资企业‌:是无限责任主体,股东对企业债务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企业无法偿还债务,老板必须用自己的钱来偿还。‌自然人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主体,股东以注册资金为限承担公司债务。一旦公司破产,债权人无权要求股东用个人财产偿债(除非有特殊情况),因此经营风险相对较低。4、法律形式与主体资格‌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属于非法人组织。‌自然人独资公司‌:依照《公司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5、投资者身份两者都要求投资者为一个自然人,但在运营管理和后续发展上,由于法律性质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通常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有更大的自主权,而自然人独资公司的投资者则需要遵循《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运营管理。6、设立条件‌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条件相对宽松,对注册资本没有法定要求。‌自然人独资公司‌:则有注册资本的要求,并且在组织机构、公司治理等方面需要遵循《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程序相对复杂。7、案例‌个人独资企业案例‌:小王成立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飞扬图文设计工作室”。在经营过程中,因业务拓展需要向银行贷款50万元。然而,由于市场变化,业务开展不顺,工作室无力偿还贷款。此时,银行不仅可以要求以工作室的全部财产清偿债务,还可以要求小王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来偿还这笔贷款,因为小王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自然人独资公司案例‌:小李成立了一家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的自然人独资公司——“星辰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业务。后来,公司因一款软件的质量问题被客户索赔200万元。但由于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并且小李已足额出资,那么小李只需以这100万元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超出的100万元债务由公司以自身资产承担,小李无需再以个人其他资产偿还。 2025-09-09 10:48 138人看过 个人发票抬头怎样写?填写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个人发票抬头怎样写个人发票抬头的填写需遵循“真实、准确”原则,核心是体现个人身份信息,具体分为以下两种常见场景,不同场景下填写要求略有差异:1.普通发票(如餐饮、零售、服务类发票)这类发票对个人抬头的填写要求相对简单,通常只需填写个人姓名即可,无需额外提供身份证号等信息。例如:抬头直接写“张三”“李四”,确保与实际消费人姓名一致,避免使用“个人”“本人”等模糊表述(部分商家可接受“个人”,但为避免后续报销或维权纠纷,建议填写真实姓名)。2.特殊场景发票(如机票、火车票、住宿发票、免税商品发票)① 机票/火车票/高铁票:这类票据本身属于法定报销凭证,“抬头”会直接打印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购票时需提供身份证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无需个人手动填写,只需核对信息无误即可。② 住宿发票(需报销时):若个人消费后需向单位报销,部分单位要求抬头填写个人姓名的同时,补充个人身份证号(部分企业财务制度要求,避免虚假报销),具体可提前咨询单位财务;若无需报销,仅填写姓名即可。③ 免税商品发票(如跨境电商、机场免税店):需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因为免税政策针对个人消费者,且需验证身份信息,确保符合免税额度要求(如跨境电商个人年度免税额度为2.6万元)。二、注意事项填写时需与个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护照等)上的姓名一致,避免错别字(如“张三”误写为“张山”),否则可能影响报销或售后维权。除上述特殊场景外,普通发票无需填写个人身份证号,商家也无权强制要求提供(根据《发票管理办法》,个人消费者购买商品,商家应开具发票,只需提供姓名即可)。 2025-09-24 10:32 923人看过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