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7-14 15:05:1734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医疗器械行业。负责卖无菌袋套装和服务费(是根据病人颅骨进行处理)。目前公司成本不清晰。无菌袋套装是采购买东西进行组装后形成的。服务费平时大概是进行一些试剂耗材和人工费。这两个怎么进行结转成本。 之前做的账是收到的采购发票,买的碘伏量杯,生理盐水什么做凭证。 借-库存商品-试剂耗材 贷-应付账款 月末结转成本时按照领料单领了多少料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目前对公司无菌袋套装和服务费这些每项需要多少成本还不清楚。如果想搞清楚成本,应该从什么思路方法去解决 本月收到一些采购发票,买的生理盐水,碘伏,量杯这样可以这样做分录吗 借-原材料-试剂耗材 贷-应付账款 结转成本时先按照本月领料的金额把之前账套里放到库存商品-试剂耗材的消耗掉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试剂耗材 后续如果算出成本怎么从原材料结转成本呢 这个根据领料单,算出生产多少无菌袋套装,然后就知道单个成本 生理盐水,碘伏,量杯,这些应该是原材料,根据领料单来算出生产多少产品 专业指导-小刘老师 2025-07-30 14:02 20次浏览 老师您好,我们公司请了一个人来做主播,这个主播和我公司没有签署任何劳动关系,也没有拿报酬,他现在住宿,租房房租和布置家里的家具被褥,我应该入什么费用明细科目呢? 可以入销售费用-营销费用 专业指导-小刘老师 2025-07-30 14:01 18次浏览 采购原材料怎么样把数量和金额栏加上,着急 在科目设置里原材料科目采用数量金额式 专业指导-晶晶老师 2025-07-30 14:00 16次浏览 为什么建账不了,半天都是这样 这个需要稍微耐心等一下,或者同学换一个浏览器试一下哈 专业指导-阿宝老师 2025-07-30 13:57 24次浏览 收到采购发票,做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月末涉及到结转成本应该怎么结转,原材料可以不进行结转成本吗 咱们有生产吗,原材料生产成库存商品吗 专业指导-阿宝老师 2025-07-30 13:57 22次浏览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及附加 申报表怎么填写,怎么看懂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及附加申报表的填写方法和解读如下: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及附加申报表 - 填写方法 : ​ - 销售额填写:根据业务,将适用3%或5%征收率的不含税销售额填入对应栏次,有扣除项目的按扣除后金额填写。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等按规定填入“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栏。免税销售额填入“免税销售额”相关栏次,出口免税销售额填入“出口免税销售额”栏。 ​ - 税款计算:系统自动根据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本期应纳税额”。如有减征情况,将减征额填入“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本期免税额”根据免税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填写。 ​ - 附加税费填写:根据主表计算出的增值税应补(退)税额,填写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本期应补(退)税额”栏。 ​ - 报表看懂要点 :通过“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部分可了解不同征收率下的销售情况,“免税销售额”部分明确免税业务金额,“税款计算”部分能清楚应纳税额、减征额及最终应补(退)税额的计算过程,“附加税费”部分则体现了基于增值税计算的附加税费金额。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及附加申报表 - 填写方法: ​ - 主表填写:“税款所属时间”“填表日期”等基本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等栏次根据当期销售业务,区分一般计税、简易计税、免税、出口等不同情况,分别填入对应销售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等栏次根据当期发票开具和取得情况填写,系统会自动计算应纳税额等数据。 ​ - 附列资料填写:附列资料(一)主要填写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按不同税率和计税方法细分;附列资料(二)用于填写进项税额明细;附列资料(三)用于填写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附列资料(四)填写税额抵减情况等。 ​ - 附加税费填写:依据主表计算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在附加税费相关报表中填写对应栏次,计算出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金额。 ​ - 报表看懂要点:主表可整体了解纳税人的计税方式、销售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等关键信息。附列资料能详细查看销售、进项等明细情况,帮助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核对数据,确保申报准确。附加税费部分则反映了以增值税为计税依据的附加税费计算基础和应缴纳金额。 另外咱们有税务入门申报的课程,可以学习一下,有问题再针对性提问会更好哦 专业指导-暖暖老师 2025-07-30 13:49 24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公司签了商品采购合同,合同价10万,实际采购9万,我是按对是交印花税呀 印花税是按合同金额为依据缴纳的 专业指导-晶晶老师 2025-07-24 17:27 140次浏览 精华 老师,我们公司是食材配送公司,食材都是在不同的供应商采购,为了保证新鲜都是提前一天采购,有的是需要多少采购多少,有的是买多了放在公司等下次使用,其中有的存放不当会损坏,还有员工零散采购的 因为客户多,且每一家客户的需求都不一样,我想知道我怎么统计能够把供应商的费用和采购成本给统计出来, 一、基础数据整理 明确核心字段:从表格里提取 供应商(来源)、类别、名称、采购数量、采购单价、采购金额、合同相关数据(合同单价、合同金额 ) 这些字段,把零散信息规整好,方便后续统计。 二、按供应商统计采购成本 1、建立统计表格:新建一个表格,列头设为 供应商名称、采购品类、采购数量、采购单价、采购金额、合同金额(如有 )、损耗金额(损坏部分 )、实际成本 。 2、分类汇总:利用 Excel 的 “数据透视表”(选中数据区域→插入数据透视表→按 “来源(供应商 )” 作为行标签,“名称”“采购数量”“采购金额” 等作为数值汇总 ),或者手动按供应商筛选,逐个统计每个供应商的采购品类、数量、金额。 比如 “八月湖鸿” 供应商,筛选后把对应的 “鸡中翅、五花肉” 等采购数据汇总,算清楚从它这里采购的总数量、总金额。 零散采购的,单独标记供应商(如 “零散采购 - 员工姓名” ),避免和固定供应商混淆。 三、核算成本与费用 采购成本计算: 正常采购:直接用 采购数量 × 采购单价 算出采购金额,汇总到对应供应商。 损坏部分:根据 “备注” 里的损坏信息,估算损坏金额(比如采购 3 袋米,坏了 1 袋,就把这 1 袋的成本从总采购金额里扣除,或者单独列 “损耗成本” ),体现实际能用于配送的有效成本。 合同关联:如果有 “合同单价、合同金额”,对比实际采购金额,看看是否有差异(比如合同约定采购量和实际采购量不同,核算合同执行情况 )。 费用汇总:把每个供应商的 采购成本(含调整后实际成本 )、可能的额外费用(如零散采购的人工 / 交通成本 ) 汇总,就能清晰知道和每个供应商合作产生的总费用。 四、工具与技巧辅助 Excel 函数:用 SUMIFS 函数按供应商、品类等条件求和(如 =SUMIFS(采购金额列, 供应商列, "八月湖鸿", 品类列, "肉类") ,快速统计某供应商某品类的采购金额 )。 建立模板:把上述步骤做成固定模板,每次采购后,把新数据粘贴进去,直接生成统计结果,节省重复劳动。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07-23 08:26 114次浏览 精华 您好老师,下图报关单成交方式是C&F, 确认收入金额应该是多少,出口合同和出口发票金额应该写多少? 1:收入确认按FOB价2340美元符合会计准则(运费160美元后续进销售费用);2:合同和发票写CFR总价2500美元并注明含运费,能避免报关和税务差异。记得保存运费支付凭证备查哦~ 专业指导-朵朵老师 2025-07-22 18:35 66次浏览 精华 老师,员工购买金银玉石赠送客户可以报销吗?如果报销该怎么记账? 可以的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 专业指导-晶晶老师 2025-07-22 11:19 43次浏览 精华 老师,税法认定的计税基础,也就是成本是50300,跟会计的成本不一样,为什么费用不调减 税法规定:税法遵循确定性原则,对于交易费用,税法将其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而不是像会计一样费用化处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企业将这部分交易费用作为当期费用扣除,所以不需要调减费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整: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于是未实现的收益,税法不认可,所以在年末进行纳税调整时,要调减 10,000 元 ,这是对会计上确认但税法不认可的收益进行的调整,而不是对交易费用相关费用的调整。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07-23 09:51 77次浏览 精华 老师,请问在Excel表格中我可以通过什么函数,设置采购单价和销售单价之间的误差,假如两者数字差在1以内把它标记出来 在Excel中可以使用IF函数结合ABS函数来实现这个需求,具体步骤如下: 函数公式 假设采购单价在A列,销售单价在B列,在C2单元格输入公式: excel =IF(ABS(A2-B2)<1, "误差<1", "")  ABS(A2-B2):计算采购单价与销售单价差值的绝对值(忽略正负,只看数值差)。 ​IF(条件, 结果1, 结果2):当差值绝对值小于1时,显示“误差<1”;否则显示空值(不标记)。 使用方法 1. 在目标单元格输入上述公式,替换A2、B2为实际数据所在单元格。 2. 下拉填充公式,即可批量标记所有符合条件的行。 这样就能快速识别出采购单价和销售单价差值在1以内的记录了。 专业指导-晶晶老师 2025-07-22 16:08 70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