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45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说这个20,000,000是咋来的? 资料2里, 公司为了扩大规模,拟筹资4 000万元。扩大规模后预计边际贡献总额达到3 500万元,新增年固定成本500万元,原固定成本总额1 000万元照常发生。 扩大规模后的息税前利润=3500-1000-500=2 000(万元)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04 11:34 19次浏览 有个问题,这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但我为啥没有看到买卖?不就是还了个利息,到期了,这业务就结束了嘛,感觉和摊余成本的没啥区别啊。另外,还有个问题,买我债券人可以反复买卖赚钱,我一旦发行,啥都锁定了,总不成便宜的时候我买回来,升值了我再卖吧? 第一个问题:感觉和摊余成本计量的没啥区别? 其实区别挺大的哦~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比如普通的长期借款),后续是按照摊余成本(考虑实际利率等)来核算,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利息也是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 ​ - 而这笔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重点就在“公允价值变动”上。2020年12月31日,短期融资券市场价格变了,咱们就需要把这个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这是和摊余成本计量最核心的区别。摊余成本计量的不会管市场上价格怎么波动,而这种计量方式得跟着市场价格变来变去记账~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04 11:21 29次浏览 老师,这个期初收付的现值,您能给讲一下吗?我怎么理解,底层是什么。 期初收付的现值,简单说就是现在(期初)就收到或付出的一笔钱,考虑时间价值后,相当于现在值多少钱(其实因为是期初,本身就是 “现在”,所以现值基本就是它本身,但如果是一系列期初收付的年金,要特殊计算)。 ①如果是期初年金现值(比如每年年初收 / 付钱,收 n 次),可以理解为: 把每一笔期初的钱,都折算到 “现在(第一期期初)” 的价值总和。 因为第一期期初的钱,本身就是现在的钱,现值就是它自己; 第二期期初的钱,相当于 “第一期期末” 的钱,要折算 1 期到现在; 第三期期初的钱,相当于 “第二期期末” 的钱,要折算 2 期到现在……最后把这些折算后的钱加起来,就是期初年金的现值。 ②核心底层逻辑:时间价值(钱在不同时间点价值不同,早拿到的钱更值钱,因为能生息),期初收付的钱,比期末收付的钱,在 “现在” 的价值更高(因为少折一期)。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04 11:16 30次浏览 这家公司发行的债券,我咋看不出来是以摊余成本计量发行的还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 没有特别说明的以公允价值计量,它就是以摊余成本计量,这种默认的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04 11:12 24次浏览 老师,这个第二个问题里,不享受的客户已经给了平均付款期是40天,还需要跟享受折扣的再平均一下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明确应收账款平均收现期的计算逻辑:由于有“享受现金折扣”和“不享受现金折扣”两类客户,需分别计算两类客户的收现期,再按其销售额占比加权平均。 享受现金折扣的客户:占销售额的50%,付款期为10天; 不享受现金折扣的客户:占销售额的50%,平均付款期为40天。 因此,需要将两类客户的收现期按销售额占比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平均收现期= 50% *10 + 50%*40 =25 这样才能准确反映整体应收账款的平均收现时间。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04 11:12 19次浏览 老师,我提个问。这是教材第40页的例题,题目要求是写会计分录。就是在写工程物资时,我将工程物资写成了存货下的二级科目。还有饮料线新建后要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我认为固定资产下的饮料生产线是原来的科目已经转销了。所以新建饮料生产线的固定资产下的科目为改造后的饮料生产线。就是这两个地方我都和标准答案有出入。请问这样书写会扣分吗 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不需要写二级科目,写了也不算你错,但是工程物资科目写成了存货就错了,这个科目要扣分。继续加油哟,预祝顺利过关! 专业指导-媛媛老师 2025-11-04 11:09 19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本题目剩余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和剩余的长期应付款如何转出,该题无形资产已经出售,希望附上分录 出售资产不影响未确认融资费用和长期应付款呢,这就相当于融资借款购买资产,即使把资产出售了,借款依然存在,需要正常按期摊销,按期支付,不能因为资产处置了,债务也不存在了。 2016年期初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 = 1071.28万元 2016年应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 1071.28 × 6% = 64.28万元 ① 支付当年长期应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② 摊销当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64.2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4.28 (注:2016年末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 = 1071.28 + 64.28 - 400 = 735.56万元) 以此类推,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30 17:27 69次浏览 精华 老师,资产处置损益这里能再仔细讲一下吗 谢谢 同学你好,清理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步骤如下:1、终止确认资产转入到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借: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以后清理期间,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反映清理中发生的费用,如发生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清理贷方反映清理中的收入,如变卖材料所得,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最后清理完毕,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全部转出,如果固定资产清理是贷方余额,则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资产处置损益(表示赚钱了),如果亏损了则是相反分录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0-30 17:21 52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里第3步求F题目不是已经给出F了怎么还要求F,没绕过来。 老师的意思只是这是一个年金终值的问题,用到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的公式,不是求终值,用这个公式,其实求的是年金,是A,推导一下就可以求A了,不是F哈,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9 21:37 37次浏览 精华 红色框出来的这部分不懂 本季度(第四季度)能收到的现金=504万×60%=302.4万(对应表格里“第四季度”的现金收入);剩下的40%(504万×40%)要等到下一年第一季度才能收到,所以在本年第四季度末(年末),这部分就形成了“应收账款”,金额是5040000×40%=2016000元。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30 12:26 32次浏览 精华 问甲的初始入账金额 为什么20000*80% 你好同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本质是企业集团内部的资产重组。因此,不能使用被合并方(乙公司)自己报表上的价值(15,000万),也不能使用合并方(甲公司)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30,000万),而应站在​​最终控制方​​的视角,看这个资产在集团“合并报表”上值多少钱。 甲公司发行股票换取的只是乙公司​​80%​​ 的有表决权股份,并非100%的股权。因此,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应该是它获得的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所对应的那部分净资产份额。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公式为: ​​初始入账金额 = 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 × 持股比例 + 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在本例中,题目明确说明“与乙公司相关的商誉金额为零”,所以公式后半部分为0。 所以初始入账金额是:20,000万元(乙公司在集团账面上的总价值) × 80%(甲公司获得的份额) = 16,000万元。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0-28 14:03 40次浏览 精华 这道题不会做,也不明白题干中的外加当年净利润的20%, 在求留存收益的增加时要1-20% 外部融资需求 = 增加的敏感性净资产 - 留存收益的增加 增加的敏感性净资产:10000×30%×40% = 1200万元 留存收益的增加:先算净利润,再考虑 “固定股利 + 净利润 20% 的额外股利”,即留存比例为1 - 20% 最终计算得 1150 万元所以外部融资需求 =1200 - 1150 = 50万元,选 A。 “1 - 20%” 是因为净利润中有 20% 用于额外股利,剩下的部分参与留存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23 09:54 32次浏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