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损益包括哪些科目?这些科目在利润表中如何分类?
一、当期损益的定义与范围
当期损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年度)内,因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收益和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当期损益的科目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收入类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其他业务收入:非主营业务收入(如租金收入、废料销售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因市价变动产生的损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对外投资取得的股利、利息或转让损益。
营业外收入: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偶然收入(如政府补助、违约金收入)。
2.费用类科目:
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收入配比的成本(如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
税金及附加: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销售费用:销售环节的费用(如广告费、运输费)。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如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
财务费用:筹资活动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营业外支出:非经常性损失(如罚款、捐赠支出)。
所得税费用:根据利润总额计算的当期所得税。
二、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的分类
利润表(损益表)通过多步式结构展示当期损益的构成,具体分为以下层次:
1.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减: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
示例:某企业2025年利润总额为100万元,其中营业外收入20万元(含政府补助10万元),营业外支出5万元(含捐赠支出3万元)。若所得税税率为25%,则净利润为(100-5)×75%=71.25万元。
三、特殊情形与注意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调整,需追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不影响当期损益。
前期差错更正: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不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参考用户历史提问记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你可能感兴趣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