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1-04 11:34:3717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有个问题,这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但我为啥没有看到买卖?不就是还了个利息,到期了,这业务就结束了嘛,感觉和摊余成本的没啥区别啊。另外,还有个问题,买我债券人可以反复买卖赚钱,我一旦发行,啥都锁定了,总不成便宜的时候我买回来,升值了我再卖吧? 第一个问题:感觉和摊余成本计量的没啥区别? 其实区别挺大的哦~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比如普通的长期借款),后续是按照摊余成本(考虑实际利率等)来核算,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利息也是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 ​ - 而这笔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重点就在“公允价值变动”上。2020年12月31日,短期融资券市场价格变了,咱们就需要把这个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这是和摊余成本计量最核心的区别。摊余成本计量的不会管市场上价格怎么波动,而这种计量方式得跟着市场价格变来变去记账~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04 11:21 29次浏览 这个题目怎么解答,没看懂 现在投是3亿,延迟一年要多花10%,所以延迟后的投入是:3×(1+10%) = 3.3亿 然后把“延迟后的投入”折算成“现在的钱”(现值) 因为钱有时间价值(现在的钱比一年后的钱值钱),利率5%意味着“一年后的1块钱,相当于现在的1除以(1+5%)块钱”。 所以延迟后投入的现值是:3.3 ÷ (1+5%) ≈ 3.14亿 现在投只要3亿,延迟后投入的现值是3.14亿,所以多花的钱是:3.14 - 3 = 0.14亿 简单说:延迟后实际要花3.3亿,但这3.3亿是“一年后花的”,折成现在的钱是3.14亿,比现在直接投3亿多了0.14亿。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04 11:17 17次浏览 老师,这个期初收付的现值,您能给讲一下吗?我怎么理解,底层是什么。 期初收付的现值,简单说就是现在(期初)就收到或付出的一笔钱,考虑时间价值后,相当于现在值多少钱(其实因为是期初,本身就是 “现在”,所以现值基本就是它本身,但如果是一系列期初收付的年金,要特殊计算)。 ①如果是期初年金现值(比如每年年初收 / 付钱,收 n 次),可以理解为: 把每一笔期初的钱,都折算到 “现在(第一期期初)” 的价值总和。 因为第一期期初的钱,本身就是现在的钱,现值就是它自己; 第二期期初的钱,相当于 “第一期期末” 的钱,要折算 1 期到现在; 第三期期初的钱,相当于 “第二期期末” 的钱,要折算 2 期到现在……最后把这些折算后的钱加起来,就是期初年金的现值。 ②核心底层逻辑:时间价值(钱在不同时间点价值不同,早拿到的钱更值钱,因为能生息),期初收付的钱,比期末收付的钱,在 “现在” 的价值更高(因为少折一期)。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04 11:16 30次浏览 老师,我圈出来的0.0898-0,为什么不是0-0.0898? 用0-0.0898=-0.0898也可以 但是分母就要变成-0.0682-0.0898=-0.158 分子分母这里面统一,可以用大减小,也可以小减大,算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 专业指导-小熊老师 2025-11-04 11:00 26次浏览 老师 看题目里给出的总是分不清目前要求的是现值还是终值,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吗😭 现值:未来的一笔钱,折算到“现在”的价值(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等于未来的那笔钱”)。 关键词:现在的价值、当前金额、折现到现在的钱。 终值:现在的钱,计算到“未来某个时间点”的价值(相当于“现在的一笔钱,未来会变成多少”)。 关键词:未来的价值、到期金额、复利到未来的钱。 专业指导-大海老师 2025-11-03 14:14 26次浏览 老师,请教在实操中遇到问题,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一般纳税人, 1.收到快递、租金、购办公用品等专票、进项税能否抵扣?员工出差的差旅费、招待费的专票进项又是否能抵? 2.目前是按6%开票的,如收到9%的专票,进顶的9%是全部抵扣还是只能抵6%呢? 1. 快递、租金、购办公用品的专票:若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且不属于不得抵扣情形,进项税可正常抵扣。 差旅费、招待费专票:①差旅费中,住宿费专票若用于生产经营,进项税可抵扣(餐饮费、交通费等不可抵扣);②招待费专票因用于交际应酬,进项税不得抵扣。 2. 一般纳税人进项税抵扣按专票票面注明税额计算,与自身销项税率无关。你公司按6%开票,收到9%的合规专票,可按票面9%的税额全额抵扣,无需按6%限额抵扣。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03 14:12 37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本题目剩余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和剩余的长期应付款如何转出,该题无形资产已经出售,希望附上分录 出售资产不影响未确认融资费用和长期应付款呢,这就相当于融资借款购买资产,即使把资产出售了,借款依然存在,需要正常按期摊销,按期支付,不能因为资产处置了,债务也不存在了。 2016年期初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 = 1071.28万元 2016年应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 1071.28 × 6% = 64.28万元 ① 支付当年长期应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② 摊销当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64.2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64.28 (注:2016年末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 = 1071.28 + 64.28 - 400 = 735.56万元) 以此类推,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30 17:27 62次浏览 精华 老师,资产处置损益这里能再仔细讲一下吗 谢谢 同学你好,清理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步骤如下:1、终止确认资产转入到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借: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以后清理期间,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反映清理中发生的费用,如发生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清理贷方反映清理中的收入,如变卖材料所得,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最后清理完毕,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全部转出,如果固定资产清理是贷方余额,则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资产处置损益(表示赚钱了),如果亏损了则是相反分录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0-30 17:21 50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里第3步求F题目不是已经给出F了怎么还要求F,没绕过来。 老师的意思只是这是一个年金终值的问题,用到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的公式,不是求终值,用这个公式,其实求的是年金,是A,推导一下就可以求A了,不是F哈,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9 21:37 37次浏览 精华 红色框出来的这部分不懂 本季度(第四季度)能收到的现金=504万×60%=302.4万(对应表格里“第四季度”的现金收入);剩下的40%(504万×40%)要等到下一年第一季度才能收到,所以在本年第四季度末(年末),这部分就形成了“应收账款”,金额是5040000×40%=2016000元。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30 12:26 32次浏览 精华 老师第二步,1450为什莫/2 2020年度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450万元是全年利润,而甲公司是2020年7月1日取得乙公司股权,仅需核算2020年下半年(7-12月)的净利润,因此用全年净利润除以2,得到下半年的利润(题目明确“每月利润均衡”,所以半年利润=全年利润÷2)。 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5000-4500=500万元)是无形资产导致的,该无形资产剩余使用年限10年,因此2020年下半年(6个月)需补提的摊销额=500÷10×(6/12)=25万元,这部分摊销会减少乙公司的净利润,所以调整后的下半年净利润=725(1450÷2)-25=700万元。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8 11:19 59次浏览 精华 问甲的初始入账金额 为什么20000*80% 你好同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本质是企业集团内部的资产重组。因此,不能使用被合并方(乙公司)自己报表上的价值(15,000万),也不能使用合并方(甲公司)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30,000万),而应站在​​最终控制方​​的视角,看这个资产在集团“合并报表”上值多少钱。 甲公司发行股票换取的只是乙公司​​80%​​ 的有表决权股份,并非100%的股权。因此,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应该是它获得的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所对应的那部分净资产份额。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公式为: ​​初始入账金额 = 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 × 持股比例 + 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在本例中,题目明确说明“与乙公司相关的商誉金额为零”,所以公式后半部分为0。 所以初始入账金额是:20,000万元(乙公司在集团账面上的总价值) × 80%(甲公司获得的份额) = 16,000万元。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0-28 14:03 36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