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收藏
- 分享
- 回到顶部
2023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概念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科目虽然考试难度不大,但也只是相对其他科目来说,经济法是一个以记忆为主的科目,其中很多知识点都需要记忆。因此为了助力大家更好地备考2023年注会经济法科目,今天之了君为大家带来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概念的相关重要知识点,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阅读:
☞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章节知识点(下)!注会考生速看
1.法的概念
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2.法的特征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1.法律关系主体
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1)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居住在一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士。
(2)法人:
①营利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
②非营利法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
③特别法人:特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3)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4)国家→在特定的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2.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物
①自然物,如森林、土地。
②劳动创造物,如建筑物、机器、各类产品。
③财产的一般表现形式:货币及其他各种有价证券。
(2)行为
①作为,如旅客运输合同的客体并非旅客,而是运送旅客的行为。
②不作为,如竞业禁止合同的客体是不从事相同或者相似的经营或执业活动。
(3)人格利益→公民或组织的姓名或者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
(4)智力成果→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专利、商标等。
3.法律关系的内容
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法律事实根据其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行为和事件两类。
1.行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指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根据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表意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1)法律行为(需要意思表示);
【举例】合同。
(2)事实行为(无需意思表示)。
【举例】侵权、创造、发明。
2.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举例】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意外事件、时间的经过。
//好消息!之了课堂福利免费领//
新用户现在【登录】之了课堂官网
选科目,即可免费领福利

机会难得,不要错过! ! !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概念”的全部内容,虽然经济法科目主要在于记忆,但备考经济法却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需要运用一定学习技巧帮助理解记忆。想要了解更多备考小技巧,那就到之了课堂跟着专业老师们一起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