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甲公司 2019 年年末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和非专利技术 M 应摊销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 2019 年 12 月 31 日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
计算甲公司 2024 年 1 月 1 日转让非专利技术 M 应确认的损益金额,并编制相关 会计分录。

非专利技术 M 入账价值= 1 500×3.546 0 + 30 + 70 = 5 419(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5 419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60
未确认融资费用 (6 000 - 1 500×3.546 0)681
销售费用 40
贷:长期应付款 6 000
银行存款 500
2019 年年末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 1 500×3.546 0×5% = 265.95(万元)。
借:长期应付款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借:财务费用 265.95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65.95
2019 年该非专利技术 M 摊销金额= 5 419÷8 = 677.38(万元)。
借:生产成本 677.38
贷:累计摊销 677.38
出售前累计摊销额= 677.38×5 = 3 386.9(万元);转让非专利技术 M 的资产处置损益金额= 3 900 -(5 419 - 3 386.9)= 1 867.9(万元)。
借:银行存款 3 900
累计摊销 3 386.9
贷:无形资产 5 419
资产处置损益 1 867.9

2023 年甲公司该项股权投资的相关分录如下:
(1)2023 年 1 月 15 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 成本 2 064
投资收益 6
应收股利 30
贷:银行存款 2 100
(2)2023 年 2 月 10 日: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股利 30
(3)2023 年 12 月 31 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 536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36
则该项股权投资使甲公司 2023 年营业利润增加的金额= -6 + 536 = 530(万元)。 选项 C 当选。


甲公司取得的政府补贴款应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采用净额法核算时先将收到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购入资产时再按照补贴款金额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按冲减后的资产价值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不涉及“其他收益”科目,选项 A 当选、选项 B 不当选。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2023 年 1 月 20 日,收到政府补贴款:
借:银行存款 120
贷:递延收益 120
(2)2023 年 2 月 20 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借:递延收益 120
贷:固定资产 120
(3)自 2023 年 3 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月末)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300 - 120)÷5÷12]3
贷:累计折旧 3
综上所述,甲公司因购入和使用该设备对 2023 年度营业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30 万元(-3×10),选项 C 当选;甲公司在 2023 年对该设备计提折旧的金额= 3×10 =30(万元),选项 D 不当选。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