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有:(1)集合理财,专业管理;(2)组合投资,分散风险;(3)利益共享,风险共担;(4)严格监管,信息透明;(5)独立托管,保障安全。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根据题意,先计算出现金比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c=200÷4000=0.05,e=80÷4000=0.02,货币乘数。

关于20世纪初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金本位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货币体系。1880-1914年,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一国际金铸币本位制。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世界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深化,绝大部分黄金为少数强国占有,这就大大削弱了其他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日益增长。

本题考查证券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根据持股比例和对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证券公司股东分为三类,即控股股东(选项C),指持有证券公司50%以上股权的股东或者虽然持股比例不足50%,但其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证券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主要股东(选项D),指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持有证券公司5%以下股权的股东(选项E)。

本题考查对冲基金。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实际是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的杆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选项B说法正确)。
对冲基金的主要运作特点是:投资策略高度保密(选项A说法错误),高杠杆操作,主要投资于金融衍生品市场(选项D说法正确),专门从事各种买空、卖空交易,操作手法多样,更多地呈现全球化特征(选项C说法正确)。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对冲基金在金融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对冲基金能够动员大量资金并在购买证券时杠杆化使用这些资金,所以能够迅速地迫使价格发生变化,纠正市场效率低下等问题(选项E说法正确)。

(五)
2023年7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上半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
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2023年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2023年6月末,我国各类存款中,单位活期存款余额59.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单位定期存款金额为50.75万元,同比增长11.01%。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货币供应量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选项C)计入M2。
2002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不计入相应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选项A)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计入M2。
201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22年的M1:M1=69.56÷(1+3.1%)=67.47(万亿元)
22年的单位活期存款=59.02÷(1+2.04%)=57.84(万亿元)
22年的M0=22年的M1-22年的单位活期存款=67.47-57.84=9.63(万亿元)
23年的M0=23年的M1-23年的单位活期存款=69.56-59.02=10.54(万亿元)
同比增速:(10.54-9.63)÷9.63=9.4%。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储蓄存款+单位其他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287.3-69.56-50.75=166.99(万亿元)。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选项AC属于M2统计口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