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年12月31日,减值测试前该设备的账面价值=200-90-20-2=88(万元),预计可收回金额为85万元,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损失金额=88-85=3(万元),选项B当选。注意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不能转回。


下列各项中,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应考虑的因素有( )。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考虑的因素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选项A、C不当选。

甲公司对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甲公司2×21年5月收到下列各项政府补助款中,应在收到时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是( )。
企业对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在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应将收到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选项B当选;在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时,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应当将收到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选项A、C、D不当选。

2×20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4800万元取得一栋写字楼并立即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21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约定3个月内以4600万元的价格将该写字楼出售给乙公司,当日该写字楼符合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条件。2×21年10月1日,因乙公司受疫情影响出现财务困难,双方协商解除该协议。甲公司继续积极寻求购买方,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协议,约定3个月内以4500万元的价格将该写字楼出售,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2021 年 6 月 30 日该写字楼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类 别后不再计提折旧,故 2021 年度仅 1 月至 6 月计提折旧,即折旧金额 =(4 800- 0)÷10×(6÷12)=240(万元),选项 A 不当选。2021 年 6 月 30 日,确认持有 待售资产初始入账金额 =4 800-240=4 560(万元),选项 B 当选。固定资产划分为 持有待售类别不应确认固定资产处置损益,选项 D 不当选。2021 年 12 月 31 日,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 4 560 万元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 4 500 万 元,应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4 560-4 500=60(万元),选项 C 当选。

2×21年,甲公司发生的与股份投资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 2×21年2月1日, 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2%有表决权的股份,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资料二: 2×21年4月10日, 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00万元,2×21年4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00万元。
资料三: 2×21年6月30日, 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2%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1850万元。
资料四: 2×21年8月10日, 甲公司为实现与乙公司的战略协议,以银行存款5500万元进一步购入乙公司5%有表决权的股份,已办妥股份转让手续,当日,甲公司原持有的乙公司2%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0万元,至此,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并对该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其他资料: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 10% 提取盈余公积,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2021 年 4 月 10 日,甲公司确认应收股利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利100
贷:投资收益100
2021 年 4 月 20 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00
贷:应收股利100
借:其他综合收益15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5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200+5500=77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77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5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2000
银行存款5500
盈余公积[(2200-1850)×10%]3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200-1850)×90%]315
借:盈余公积1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
贷:其他综合收益150

民间非营利组织取得的被限制用途的固定资产,应按该固定资产各期计提折旧的金额将相关限定性净资产转为非限定性净资产。 ( )
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仅设置用途限制的,应当自取得该资产开始,按照计提折旧或计提摊销的金额,分期将相关限定性净资产转为非限定性净资产。本题表述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