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 2025年《经济法基础》模考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涉及商业折扣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而非增值税处理;(2)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不含增值税)确定商品收入金额,因此,本题应确认产品销售收入=45.2÷(1+13%)×90%=36(万元)。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支票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仅限于收款人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 B.

    支票金额和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 C.

    出票人不得在支票上记载自己为收款人

  • D.

    支票的付款人是出票人的开户银行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选项C,出票人签发支票时可以记载自己为收款人。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所述内容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选项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在本题中,王某与乙公司约定过试用期,并不妨碍王某与另一用人单位甲公司约定试用期。选项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月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在本题中,王某的试用期月工资1 800元<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满月工资2 500元的80%(2 000元)。选项C,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选项D,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要求2]
答案解析:

选项A、C,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选项B,在确定年休假的天数时,依据的是劳动者自参加工作以来的累计工作年限,而非在现单位的工作年限。选项D,职工累计(而非“在该单位”)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要求3]
答案解析:

选项A、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选项B,服务期的期限可以超过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选项C,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要求4]
答案解析:

选项A、B、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选项C,王某在甲公司工作的期间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共计1年零1个月,甲公司应按1.5个月的标准向王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税务所(分局)、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所属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