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8%-3%=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互换的定价、主要的金融衍生品。
【选项A正确】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是互换市场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选项B正确】金融互换实质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金融远期合约组合。
【选项C正确】金融互换的套利运用的是比较优势原理。
【选项D错误】在协议开始和到期时,货币互换双方常常交换本金,而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的交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新西兰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关系,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采取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就可能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反之,为了稳定物价,就往往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失业率反映充分就业的情况,货币工资增长率反映物价稳定的情况。因此,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矛盾的是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期权的定价。
期权的时间价值即期权费减去内在价值部分以后的余值。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借入款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种。
其中,短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借款,主要包括同业拆借【选项B正确】、证券回购【选项A正确】和向中央银行借款【选项D正确】等。
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普通金融债券均属于商业银行长期借款【选项CE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三)
某商业银行实收资本1 5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资本公积500万元,未分配利润300万元,超额贷款损失准备1 700万元,风险加权资产200 000万元,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250万元,正常类贷款400万元,关注类贷款6 000万元,次级类贷款400万元,可疑类贷款600万元,损失类贷款300万元。
本题考查资本管理。
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根据题中数据,核心一级资本=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1 500+600+500+300=2 9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资本管理。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当从核心一级资本中全额扣除以下项目: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和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2 900-250)/200 000×100%≈1.3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资本管理。
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其中,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因此,本题在计算总资本时应该加上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2 900+1 700-250)/200 000×100%≈2.18%。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当从核心一级资本中全额扣除以下项目: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选项A正确】、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选项B正确】、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选项C正确】、对资产负债表中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备和商业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属于二级资本,不属于扣除项【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