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在某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C有D、E、G三项紧后工作,其总时差分别为3天、5天、6天,工作C与紧后工作D、E、G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别为7天、2天、3天,则工作C的总时差是( )天。本题来源:模拟试卷(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的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其他工作的总时差应等于本工作与其各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加该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所得之和的最小值。本题中,工作C的总时差TF=min(3+7,5+2,6+3)=7(天)。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与工程有关的因素中,属于确定建筑工程一切险费率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建筑工程一切险费率确定考虑因素。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费率应根据各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一般来讲,确定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费率应考虑以下因素:①承保责任范围;②工程本身的危险程度;③承包商和其他参建方的资信情况,技术人员的经验、经营管理水平和安全条件;④同类工程以往损失记录;⑤工程免赔额高低,特种危险赔偿限额及第三者责任限额大小。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某工程的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G的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1天,其持续时间为6天、总时差为4天,则工作G的最迟完成时间是第( )天。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最迟完成时间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本题中,工作G的最早完成时间=工作G的最早开始时间+工作G的持续时间=21+6=27(天);工作G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即4=工作G最迟完成时间-27,故工作G最迟完成时间=4+27=31(天)。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信息系统增加了( )功能。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信息系统增加了认知和学习功能,信息系统不仅具有强大的感知、计算分析与控制能力,更具有学习提升、产生知识的能力。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为了实现某一指定点的高照度要求,在较小范围内,采用距离视看对象近的灯具来满足该点照明要求的照明方式称为(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照明系统方式。在照明设计中,照明方式的选择对光质量、照明经济性和建筑艺术风格都有重要影响。合理的照明方式应当既符合建筑使用要求,又与建筑结构形式相协调。正常使用的照明系统,按其灯具的布置方式可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四种方式。其中,为了实现某一指定点的高照度要求,在较小范围或有限空间内,采用距离视看对象近的灯具来满足该点照明要求的照明方式称局部照明。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下表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的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其绘图错误有( )。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绘图规则。①逻辑关系不正确。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本图中逻辑使得E的紧前工作只有B,F的紧前工作多了B。②有多个终点节点。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本图中,终点节点有⑥、⑧两个。③节点编号有错误。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节点的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本图中,③—②和⑦—⑥的虚工作节点编号有误,其箭头节点小于箭尾节点的编号。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