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支配权的有(  )。
  • A.债权
  • B.物权
  • C.人身权
  • D.抗辩权
  • E.知识产权
本题来源:2017年《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真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E
答案解析:支配权,是对客体直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如物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特别法人包括(  )。
  • A.捐助法人
  • B.国家机关
  •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D.居民委员会
  • E.村民委员会
答案解析
答案: B,C,D,E
答案解析: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国家机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民法相关规定,下列法律行为中,可因重大误解而请求撤销的有(  )。
  • A.乙误将真画当成赝品而低价出售
  • B.丙误将单价1800元的商品说成180元予以售出
  • C.甲不知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到商场购买订婚钻戒
  • D.丁误认某人为救命恩人而给其5000元以表谢意
  • E.戊误以为自己能分到公寓房而按公寓房面积到商场购买地毯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选项AD: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选项D正确)、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产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造成较大损失的意思表示。选项A属于对标的物性质的误解,达到重要程度的,可撤销。选项B:丙误说的价格“180元”与其真实的意思所追求的“1800元”不符。选项CE:属于“动机错误”,仅是作出意思表示的内心起因发生错误,意思表示的内容并无错误,甲确要购买钻戒,戊确要购买地毯,均不构成重大误解。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法律及有关规定,可以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包括(  )。
  • A.司法机关
  • B.税务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
  • C.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 D.依法受委托的行政机关
  • E.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
答案解析
答案: C,D,E
答案解析: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包括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受委托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未经授权)事业单位不在此列。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选项A:合伙关系的典型特征即是合伙人要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案中,一切风险责任由甲承担表明甲丁之间不成立合伙关系。选项B:房屋只登记在甲的名下,抵押已登记,丙银行可善意取得抵押权。选项C:甲是运营业务的负责人,其与乘客戊之间成立运输合同关系。选项D:甲乙之间成立客车买卖合同关系。选项E: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理、房屋修缮等合同,甲己之间成立承揽合同关系。
[要求2]
答案解析:甲丙之间的抵押合同无违法情节,应属有效,抵押合同无须办理登记。丙银行对房屋归甲与其妻共有的事实不知情,且房屋只登记在甲的名下,丙银行构成“善意”,甲丙之间的抵押合同有效,抵押已经登记,丙银行可自完成抵押登记时起善意取得房屋抵押权。
[要求3]
答案解析:选项A:客车所有权尚不归甲,但也不归己所有,己无权以甲未取得客车所有权为由拒绝交付。选项B:从案例资料看,甲己之间并未约定债务履行顺序,应同时履行,甲支付维修费,己交付客车,若甲不履行自己义务,己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交付客车。选项C:己先行合法占有客车,甲负有支付维修费用的义务应当履行而不履行,己可主张留置权。选项DE:诉讼时效为3年,自债务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要求4]
答案解析:选项D:承运人(甲)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选项ABE:丁与甲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根据规定,提供劳务一方(丁)因劳务(运输旅客)造成他人损害时,由接受劳务一方(甲)对他人承担侵权责任,本题中未交待丁是否对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丁不承担侵权责任。选项C:损害发生是货车司机庚的过错导致,甲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可向庚进行追偿。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有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要求2]
答案解析:《刑法修正案(七)》将“偷税”修改为“逃税”后,现行《刑法》中已无“偷税罪”罪名,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根据上题解析部分可知,纳税人的逃税数额达到起刑标准,若不补缴税款、不缴纳滞纳金并不接受罚款处罚的,将以逃税罪追究刑事责任,税务局稽查局应向公安机关移送该涉嫌犯罪案件。
[要求3]
答案解析:单位负责人(赵某)作出犯罪决定,通过直接责任人员(徐某)加以实施,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是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要求4]
答案解析:逃税罪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