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是什么?核定征收的税率一般是怎么确定的呢

“个体户核定”通常指的是对个体工商户进行的一种税收核定方式,即核定征收。这是一种税收征收方式,主要针对那些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核定征收主要包括定期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方式。其中:
定期定额征收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以及查账征收条件下,当期的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纳税人。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则是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某一应税所得率,再乘以应税销售额或营业收入等,计算出应纳所得税额。
当然。,核定征收并不意味着个体工商户可以逃避税收监管。相反,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进行合理的核定,并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个体工商户也有义务按照税务机关的核定要求,如实申报纳税,配合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工作。
核定征收的税率确定主要依据两种方式: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和按照行业确定税率。
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应税收入额 × 应税所得率,或者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 / (1 - 应税所得率) × 应税所得率。
这种方式下,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的应税收入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以及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据此征收企业所得税。
按照行业确定税率: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应税所得率范围,例如农、林、牧、渔业为3-10%,制造业为5-15%,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为4-15%,交通运输业为7-15%,建筑业为8-20%,其他行业为10-30%。
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所属行业,以及该行业的应税所得率范围,来确定具体的税率。
此外,核定征收是税务机关对不能完整、准确提供纳税资料的纳税人,采用特定方法确定其应纳税收入或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等,年开票额在一定限额以内(如500万以内),并享受一定的税率优惠。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