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哪个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纳税有何影响

一、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通常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具体核算内容如下:
1. 会计科目归属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时)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2. 利润表体现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在利润表的“营业利润”项目中单独列示,位于“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间,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3. 账务处理示例
某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1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0
利润表体现:增加当期利润10万元。
4. 特殊情形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损益,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境外经营净投资的汇兑差额也可能涉及公允价值变动,但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处理,通常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纳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上,具体需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下是关键要点:
1.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会计处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利润表),影响会计利润。
税务处理:税法通常遵循“实际发生”原则,未实际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未处置资产)一般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需纳税调整。
2. 具体情形分析
(1)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
会计: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税务:①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征税(税法不认可未实现损益),需在汇算清缴时调减(收益)或调增(损失)。②处置时:实际收益(售价与计税基础的差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此时会计与税法差异消失。
示例:某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0万元(会计利润+10万元),但税法不确认,汇算清缴时需调减10万元;若次年以110万元出售(计税基础100万元),会计确认投资收益10万元(110-100),税法同样确认10万元,无需调整。
(2)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会计: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税务:税法通常按历史成本计提折旧或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纳税调增(收益)或调减(损失)。处置时,税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算应税所得,会计与税法的累计差异需一次性调整。
3. 特殊注意事项
递延所得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导致的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亏损弥补:税法不认可的未实现损失(如公允价值下降)不能用于税前弥补,需在实现后(如资产处置)方可抵扣。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