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固定资产怎么做账?涉及哪些会计分录和税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分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实务操作规范,固定资产报废需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具体分录如下:
转入清理
将报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发生清理费用
支付拆卸、运输等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
取得处置收入
收到报废资产变价收入(如残料出售):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净损益
净损失(清理支出>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收益(清理收入>支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案例:某企业报废一台账面原值10万元、累计折旧8万元的设备,支付清理费用0.5万元,取得残料收入1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2万
累计折旧8万
贷:固定资产10万
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0.5万
贷:银行存款0.5万
取得残料收入:
借:银行存款1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1万
结转净损失(2+0.5-1=1.5万):
借:营业外支出1.5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1.5万
二、税务处理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2009年1月1日后购入),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若放弃减税,可开具专票并按3%计税。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按3%征收率计算增值税。
案例: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报废设备取得收入1.03万元(含税),选择减按2%计税:
应纳增值税=1.03÷(1+3%)×2%=0.02万元
企业所得税
报废损失可在税前扣除,需填报《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并留存备查资料(如技术鉴定报告、处置方案等)。
损失金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残料收入-责任赔偿。
三、合规风险提示
程序合规性:需经企业内部审批(如资产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鉴定),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如行政事业单位需报财政部门审批)。
资料留存:需保存技术鉴定报告、处置审批文件、收入凭证等,以备税务检查。
禁止行为:不得违规低价处置资产(如某企业因未经评估低价出售设备,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相关责任人被追责)。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