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非正常户认定可以撤销吗?如何操作 ​非正常户认定是可以撤销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以下是非正常户认定撤销的详细流程和条件:一、撤销条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征管若干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8号)等相关规定,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纳税申报,被税收征管系统自动认定为非正常户。若纳税人希望撤销非正常户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纳税人已经对其逾期未申报行为接受了处罚,并缴纳了相应的罚款。2.纳税人已经补办了纳税申报,并补缴了税款和滞纳金(如有)。二、撤销流程1.‌提交申报‌:纳税人需首先进入电子税务局系统,选择“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综合申报”—“批量零申报”,提交申报。2.‌解除非正常状态‌:提交申报后,纳税人需继续选择“我要办税”—“综合信息报告”—“身份信息报告”—“非正常状态解除”。系统将检查纳税人是否存在未办结的事项。如存在未申报或逾期信息,纳税人需先处理这些事项。如纳税人不存在未办结事项,系统将直接跳转至取消非正常户认定办理成功界面,并生成《税务事项通知书(取消非正常户通知)》。3.‌后续处理‌:纳税人需下载并保存《税务事项通知书(取消非正常户通知)》作为凭证。如纳税人之前因非正常户状态而受到的限制(如发票领用限制)将自动解除。三、注意事项1.‌及时申报‌:为避免被认定为非正常户,纳税人应确保按时进行纳税申报。2.‌及时处理未办结事项‌:如存在未申报或逾期信息,纳税人应尽快处理,以免影响非正常户认定的撤销。3.‌保持联系畅通‌:纳税人应确保税务机关能够与其取得联系,以便及时接收相关通知和提醒。 2025-08-13 10:30 315人看过 税点要顾客自己承担吗?如何和卖家商定税点承担方式 一、税点是否要顾客自己承担,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它取决于具体的交易情况、合同约定以及相关的税收法规。一般来说,在商品或服务的销售过程中,卖家会根据自己的成本、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来确定销售价格,这个价格通常已经包含了卖家需要缴纳的税款。因此,在正常情况下,税点是由卖家承担的,而顾客支付的是包含税款在内的总价。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税点可能会由顾客承担。例如:‌1、特殊交易安排‌:如果卖家和顾客之间达成了特殊的交易安排,比如顾客要求卖家开具特定类型的发票(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顾客需要卖家承担额外的税收成本(如进口关税等),那么在这些情况下,税点可能会由顾客来承担。这种安排通常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2‌、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在某些情况下,卖家可能无法享受某些税收优惠政策(如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而顾客却可以利用这些政策来减少自己的税收负担。此时,顾客可能会主动要求承担税点,以便从卖家那里获得更优惠的价格。‌3、国际市场交易‌:在国际市场交易中,由于不同国家的税收法规存在差异,税点的承担方式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根据国际贸易惯例或合同约定,税点可能会由进口国的顾客来承担。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税点由谁承担,卖家都有义务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同时,在交易过程中,双方应该明确约定税点的承担方式,并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此外,从税收法规的角度来看,税点的承担方式并不直接由税收法规规定,而是由交易双方根据市场情况和合同约定来确定的。二、在和卖家商定税点承担方式时,双方应遵循公平、合法、明确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交易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税收法规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考虑因素:1、了解税收法规首先,双方应了解相关的税收法规,明确各自作为纳税义务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有助于双方在协商过程中避免违反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2、明确交易性质根据交易的性质,双方可以判断税费的种类和承担方式。例如,在商品销售中,通常卖家会承担增值税等税费,并将这些税费包含在销售价格中。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二手商品交易或跨境交易,税费的承担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3、协商税点承担方式在明确交易性质和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双方可以开始协商税点的承担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协商方式:‌①卖家承担全部税费‌:在这种情况下,卖家会将税费包含在销售价格中,买家无需额外支付税费。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多数商品销售和服务提供场景。‌②买家承担部分或全部税费‌:如果买家需要开具特定类型的发票(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主动要求承担部分或全部税费。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税费的承担比例和方式,以避免后续纠纷。‌③按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分担税费‌:双方可以根据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来分担税费,这种方式适用于双方对税费承担有一定灵活性的场景。4、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在协商达成一致后,双方应将税费的承担方式明确写入合同中。合同条款应具体、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同时,双方还应确保合同条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5、履行税务申报和缴纳义务无论税点由谁承担,双方都应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履行税务申报和缴纳义务。卖家应确保按时申报和缴纳税款,以避免税务违规和罚款风险。买家在承担税费的情况下,也应确保按时支付税款,并配合卖家提供必要的税务资料和文件。6、争议解决机制合同中还可以约定税务争议的解决机制,如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这有助于双方在发生税务纠纷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025-08-05 09:57 183人看过 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根据《中级会计实务》及相关会计准则,以下是详细的会计分录做法:一、预付款项支付时当企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应记录如下会计分录:‌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已经支付的预付款项,同时减少了银行存款。二、收到商品或服务时‌如果预付款与所购物资或接受劳务的金额一致‌:‌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根据所购物资或接受劳务的性质确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涉及增值税)‌贷:预付账款‌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已经收到所购物资或接受劳务,并结转了相应的预付账款。‌如果预付款不够,需要补交价款时‌:‌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涉及增值税)‌贷: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补交的价款部分)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除了使用预付账款外,还需要额外支付一部分价款来结清交易。三、其他相关会计分录‌补付货款时‌(如果之前预付的款项不足):‌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补付货款的情况。‌收回多余款项时‌(如果预付的款项多于实际交易金额):‌借:银行存款‌‌贷:预付账款‌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收回多余预付款项的情况。四、注意事项预付账款是资产类科目,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应付或应补付的款项。企业应根据供应单位设置对应的预付账款明细账,以便进行明细核算。综上所述,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实际交易情况和会计准则进行准确记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07-31 09:37 291人看过 应收会计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其工作流程又是如何进行的? 应收会计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是确保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有序、高效的关键。以下是对应收会计岗位职责的详细阐述,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介绍。1、应收会计岗位职责应收会计的岗位职责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销售发货审核与收入确认‌:负责销售发货的审核,确保发货与合同、订单相符。开具销售发票,并确认销售收入,确保收入核算的准确性。销售收入和销售到款入账,以及应收账款的核对与冲销。‌(2)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负责应收账款的核对、监控管理及催收工作。定期与客户对账,确保账款清晰无误。对逾期账款进行账龄计算和管理,及时催收,减少坏账风险。‌(3)账务处理与报表编制‌:编制应收账款相关的各种报表,如应收账款明细表、账龄分析表等。负责开票税金与税控系统和纳税申报表核对,确保税务处理的准确性。按时完成月底结账对账工作,确保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4)合同管理与资料归档‌:负责销售合同的整理归档,确保合同信息完备。管理客户资料,维护客户信息登记表,确保客户信息的准确性。‌(5)其他财务工作‌:协助完成财务预算、审核、监督工作。按照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及时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并报送相关部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财务相关工作。2、应收会计工作流程应收会计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与审核账务文件‌:收集客户的销售发票及其他账务文件,包括客户签字、发票号码等。对票据资料进行初步审核,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记录与核对账务信息‌:根据公司的规定,记录和核对客户账务文件的准确性。及时录入和确认客户的销售发票及相关账务文件,确保账务信息的实时更新。‌(3)应收账款核对与催收‌:定期对客户应付款项进行核对,确保账款无误。检查客户未支付的账单,及时催收,确保账款及时回收。‌(4)报表编制与分析‌:编制应收账款相关的报表,如应收账款明细表、账龄分析表等。对报表进行分析,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数据。‌(5)账务处理与税务管理‌:根据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定期更新应收账户,确保财务状况准确可信。负责税务相关的账务处理,如开票、抄税、电子申报等。‌(6)资料归档与保管‌:整理并归档应收账款相关的财务档案,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综上所述,应收会计的岗位职责广泛而细致,工作流程严谨而有序。应收会计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以确保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025-08-29 11:04 55人看过 2025年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都具体有哪些政策 2025年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减轻中小企业税负,促进其健康发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增值税优惠政策1. ‌起征点优惠‌: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月销售额在5000元至20000元之间(按次纳税300元至500元)免征增值税。2023年至2027年期间,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按季纳税3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扣除销售不动产后未超标准的部分也免征。2. ‌征收率减免‌: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3. 其他增值税优惠‌: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纳税人为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借款、发行债券提供融资担保取得的担保费收入,以及为上述融资担保提供再担保取得的再担保费收入,免征增值税。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可以享受这一优惠。2.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规定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20%在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20%在税前摊销。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1. ‌个体工商户减税‌: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2. ‌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可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也可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四、其他税收优惠政策‌1. 设备器具扣除‌: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2. ‌特区政策‌:海南自贸港等特定地区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优惠目录执行期限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3. 文化事业建设费减征‌:2019年至2024年期间,中央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减征50%,地方收入部分各省在50%幅度内减征。4. ‌教育费附加等免征‌: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季纳税3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5. ‌特定行业税收优惠‌:图书出版、电影电视产业、供热企业、伤残人员用品企业、艾滋病防治药品等行业也享有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综上所述,2025年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涵盖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多个税种,以及特定行业和地区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旨在降低中小企业税负,促进其健康发展。企业在享受这些优惠政策时,应确保符合相关条件,并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和核算。 2025-04-24 14:51 1748人看过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