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哪些?为什么要进行会计政策变更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7-03 14:07:18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那么,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哪些?为什么要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关于这些问题,接下来之了君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给出一些参考信息。

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哪些?为什么要进行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哪些?

会计政策变更主要包括:

1.存货成本的计量:企业可能改变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这会影响存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成本费用的确认。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企业可能改变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如从成本法变更为权益法,或者反之,这会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投资收益的确认。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企业可能改变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如从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或者反之,这会影响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损益的确认。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可能改变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方法,如改变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这会影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折旧费用的确认。

5.无形资产的确认:企业可能改变对无形资产的确认标准或方法,如改变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条件,这会影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费用的确认。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企业可能改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基础,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或账面价值计量,这会影响交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损益的确认。

7.收入的确认:企业可能改变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或时间,如改变完工百分比法或在某一时点确认收入,这会影响收入和相关费用的确认。

8.借款费用的处理:企业可能改变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或方法,如改变资本化利率或资本化期间,这会影响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和相关资产的价值。

9.合并政策:企业可能改变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或原则,如改变合并范围或合并方法,这会影响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为什么要进行会计政策变更?

需要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政府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变更:

当国家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发生变化,或者政府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修订时,企业可能需要按照新的规定或制度进行会计政策的调整。

2.会计政策的变化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

如果企业现有的会计政策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那么变更会计政策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是合理的。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想必大家看了上面之了君的信息分享,应该也是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如果大家还想要学习了解更多财会专业的内容及实操技能,大家可以抽空到之了课堂来进一步学习提升。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