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1-28 14:06:5025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为什么应支付给其他人的钱,记借方,待处理财产损益是资产给出去不应该写在贷方吗? 这里应付给其他人的钱图中是计入其他应付款的贷方哦,分录为借 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其他应付款,待处理财产损益是过渡性资产科目,借方登记财产盘亏、毁损金额,以及批准后盘盈的转销金额,要付给其他方的钱属于损失的金额,因此要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8 14:15 18次浏览 老师,这个第二道题的A选项,让我有点分不清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这两个概念了,麻烦你给我解释一下这道题怎么分辨这两个。 还有现值也不太清楚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资产时实际支付的现金/等价物金额,A选项说资产按照购置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属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是错误的。“购置时付出的对价”是实际支付的金额属于历史成本,后续计量时用市场公平价才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债务清偿的金额,比如1年前购买的设备现在市场价为8万,这就是公允价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用恰当的折现率折算到现在的价值(比如未来5年每年能收到1万,按5%折现,现在的价值4.33万)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8 14:14 25次浏览 基本法和一般法的区别是什么 基本法:通常是指特定区域(如特别行政区)的 “宪法性法律”,比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是特别行政区的 “根本法”,规定了特别行政区的制度、权限等核心内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一般法:是法律分类中的概念,指针对一般事项、适用于一般范围的法律(比如《票据法》《民法典》),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调整普通的社会关系。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8 14:12 19次浏览 老师,这里的甜甜圈为什么不能叫做原材料? 原材料:是 “生产产品的原料”(比如这里的面粉,是生产甜甜圈的材料); 库存商品(产成品):是 “已经生产完成、可以对外销售的成品”(甜甜圈是用面粉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 所以生产过程中,是把 “原材料(面粉)” 投入生产,最终形成 “库存商品(甜甜圈)”,两者属于不同的存货类别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8 14:10 17次浏览 第八题十二月购入的应该直接23年折旧啊 专业课老师讲课时候的答案是11为什么这么算呢?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辛苦同学查看哦: 步骤 1:计算 2023 年的折旧额 采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 已知固定资产原价为 120 万元,预计使用寿命 10年,预计净残值为0,因此: 2023年折旧额=(120-0)/10=12(万元) 步骤 2:确定 2023 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 2023 年年末,累计折旧为1年的折旧额(12万元),因此: 2023 年年末账面价值=120-12=108(万元) 步骤 3: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本题中可收回金额为 99 万元。 由于账面价值(108万元)>可收回金额(99万元),说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需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99 万元 步骤 4:计算 2024 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减值后,折旧基数变为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且剩余使用寿命需重新计算(原预计使用寿命 10 年,已使用1年,剩余9年)。 因此,2024年折旧额=99/9=11(万元)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8 14:06 24次浏览 宪法相关法和宪法地位一样吗 不一样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所有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的法律规范总和(如《立法法》《国旗法》),其地位低于宪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普通法律。但是高于其他法律,考试也不会考这么详细,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8 14:06 20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这道题因为价款包含了交易费用所以在算初始入账价格的时候需要用买价减去已宣告单位发放的这个股利或利息,再减去这个交易费用才是入账价值,然后因为他要算的是当期损益呃,所以我们要看初始取得的时候,交易费用是计入投资收益减少了四,然后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上升760→800,增加了40,最后影响当期损益的就是一4十40=36,是这么理解吗?这道题有个坑就是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另付的交易费用。 对,你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 这道题的“坑”确实是交易费用包含在总支付款项中,不是“另付”。需要明确: -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不管是“包含在价款里”还是“另付”,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借方)。 - 计算初始入账成本时,要从总支付款里扣除交易费用和“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得到真正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然后再结合“交易费用减少损益4万”“公允价值变动增加损益40万”,最终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就是 -4 + 40 = 36 万元,所以答案是B~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6 21:40 77次浏览 精华 A选项不明白 选项 A 错误的核心原因是忽略了 “18 周岁以下” 包含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的特殊情形,具体拆解如下: 先明确民法典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基本规定:8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原则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但存在法定例外情形: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若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比如独立工作赚钱养活自己,经济上独立),则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选项 A 的表述是 “8 周岁以上,18 周岁以下的公民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用 “都是” 涵盖了所有情形,没有排除上述 “16-18 周岁有独立劳动收入” 的例外情况,因此表述不严谨、错误。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5 21:46 36次浏览 精华 借:银行存款 15 无形资产摊销 15 无形资产减值 4 资产储值损益 (6.9) 贷:无形资产 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0.9 老师这个为什么净损益是6呀 难道不管这个增值税吗 增值税是 “价外税”,你收到的 15 万元是不含税收入,0.9 万元增值税是替税务局收的,最终要交给税务局,所以这部分钱不属于企业的损益,只影响 “应交税费” 科目,不影响净损益。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6 11:35 65次浏览 精华 您好,我想问下:公允价值是市场价么? 公允价值不完全等于市场价,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把活跃市场的市场价当作公允价值的核心参考。 简单来说,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它有几个关键特点: 如果存在活跃、有序的市场(比如公开交易的股票、标准化商品),这时的市场价就是最直接的公允价值。 ​如果没有活跃市场,就需要用估值技术(比如类似资产的价格调整、现金流折现等)来确定,这时候公允价值就不是现成的市场价了。 所以市场价是公允价值的常见表现形式,但公允价值的范围比单纯的市场价更广。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26 11:22 37次浏览 精华 这个还是要打印成册,保存30年。 根据最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仅以电子形式保存会计档案,不再强制要求打印装订成册。 条件: 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 具有完善的防篡改机制 建立电子档案备份制度 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输出电子资料 因此,题目中的“还必须定期打印”说法是错误的。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电子形式本身就是合法的保存方式。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26 17:26 36次浏览 精华 资费成的费,是不是损益类,是不是财务费用借增贷减 财务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其记账规则是借增贷减: 发生利息支出、手续费等财务费用时,借记 “财务费用”; 取得利息收入等冲减财务费用时,贷记 “财务费用”。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4 13:16 94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