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1-28 14:15:1719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这个第二道题的A选项,让我有点分不清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这两个概念了,麻烦你给我解释一下这道题怎么分辨这两个。 还有现值也不太清楚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资产时实际支付的现金/等价物金额,A选项说资产按照购置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属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是错误的。“购置时付出的对价”是实际支付的金额属于历史成本,后续计量时用市场公平价才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债务清偿的金额,比如1年前购买的设备现在市场价为8万,这就是公允价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用恰当的折现率折算到现在的价值(比如未来5年每年能收到1万,按5%折现,现在的价值4.33万)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8 14:14 25次浏览 第八题十二月购入的应该直接23年折旧啊 专业课老师讲课时候的答案是11为什么这么算呢?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辛苦同学查看哦: 步骤 1:计算 2023 年的折旧额 采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 已知固定资产原价为 120 万元,预计使用寿命 10年,预计净残值为0,因此: 2023年折旧额=(120-0)/10=12(万元) 步骤 2:确定 2023 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 2023 年年末,累计折旧为1年的折旧额(12万元),因此: 2023 年年末账面价值=120-12=108(万元) 步骤 3: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本题中可收回金额为 99 万元。 由于账面价值(108万元)>可收回金额(99万元),说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需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99 万元 步骤 4:计算 2024 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减值后,折旧基数变为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且剩余使用寿命需重新计算(原预计使用寿命 10 年,已使用1年,剩余9年)。 因此,2024年折旧额=99/9=11(万元)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8 14:06 24次浏览 不让扣的加上,那如果结合实务再理解一下,那个非广告性质的赞助还有不让抵扣的业务招待费这些不让扣的记营业外支出吗? 非广告性质的支出属于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不让抵扣的招待费仍应当根据实际服务部门计入相应的部门费用,只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调增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8 14:06 25次浏览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区别怎么理解 权责发生制:不管钱有没有到账、有没有花出去,只要 “该得的权利” 或 “该尽的义务” 已经产生,就必须记账。简单说就是 “事做了、债欠了,账就记了”,不卡 “钱” 的时间点。 收付实现制:只认 “真金白银的流动”,钱没拿到手、没花出去,再该算的账也不算;只有钱实际进了口袋、出了账户,才记账。简单说就是 “钱没动,账不动;钱动了,账才动”。 比如:上班族领工资(公司做账视角) 假设你 8 月份全勤上班,公司规定 9 月 10 号发 8 月工资(5000 元)—— 你 8 月干活,9 月才拿到钱。 按权责发生制:8 月份你已经为公司提供了劳动,公司 “欠你工资” 的义务已经产生了。所以不管 9 月才发钱,公司在 8 月底就要记账:“本月有工资费用 5000 元,同时欠员工 5000 元”。等 9 月 10 号发钱时,只需要记 “还清了欠员工的 5000 元”,不用再重复算一次费用(因为费用早就归到 8 月了)。 按收付实现制:8 月份公司没花这 5000 元现金,所以 8 月底完全不记这笔账;直到 9 月 10 号把钱实际发给你,公司才记账:“本月花了 5000 元工资费用”—— 这笔费用算在 9 月,和你实际干活的 8 月没关系,只看钱花出去的时间。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8 14:04 19次浏览 老师,坏账准备那里是借-待➕吗,卢老师之前讲的,坏账准备记在应收账款里,也可能是我笔记记错了,有点模糊这里 坏账准备的记账方法是借减贷加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8 14:03 19次浏览 固定资产正常的报废毁损是记营业外支出吗 我记得有种情况记资产处置损益 两种记混了 计入 “资产处置损益”:是指固定资产主动出售、转让等 “正常交易性处置”(比如企业把闲置设备卖掉),这属于日常经营相关的损益,计入 “资产处置损益”。 计入 “营业外支出”:是指固定资产非正常的报废、毁损(比如设备因自然灾害损坏、超过使用年限报废等),这属于非日常的意外损失,计入 “营业外支出”。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28 14:03 19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这道题因为价款包含了交易费用所以在算初始入账价格的时候需要用买价减去已宣告单位发放的这个股利或利息,再减去这个交易费用才是入账价值,然后因为他要算的是当期损益呃,所以我们要看初始取得的时候,交易费用是计入投资收益减少了四,然后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上升760→800,增加了40,最后影响当期损益的就是一4十40=36,是这么理解吗?这道题有个坑就是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另付的交易费用。 对,你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 这道题的“坑”确实是交易费用包含在总支付款项中,不是“另付”。需要明确: -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不管是“包含在价款里”还是“另付”,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借方)。 - 计算初始入账成本时,要从总支付款里扣除交易费用和“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得到真正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然后再结合“交易费用减少损益4万”“公允价值变动增加损益40万”,最终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就是 -4 + 40 = 36 万元,所以答案是B~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6 21:40 77次浏览 精华 怎么是300减去140呢? 同学,咱们可以这样理解~ 备抵法下,“坏账准备”这个科目是用来提前准备好钱,应对可能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的。它的余额方向是贷方(就像提前存的“准备金”)。 步骤如下: 1. 期初状态:12月初“坏账准备”贷方有200万,这是之前攒下的准备金。 2. 本月发生坏账:实际有60万应收账款真的收不回来了,这时候要从之前攒的“准备金”里扣掉,所以“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会减少60万,变成 200 - 60 = 140 万(相当于准备金花了60万,剩下140万)。 3. 期末要求:年底一测算,发现得留300万准备金才够(因为可能有更多收不回的账款)。那现在手里只有140万准备金,不够300万,所以得补提: 300 - 140 = 160 万(把准备金从140万补到300万)。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7 10:09 52次浏览 精华 不会做没思路 无形资产摊销要选法律有效年限和预计使用年限里更短的那个,这里法律年限6年、预计使用5年,所以按5年摊销。年摊销额 = 入账价值300万 ÷ 5年 = 60万元/年 从2022年6月1日到2025年6月1日,一共用了3年,累计摊销额 = 60万×3 = 180万元 转让时的账面价值 = 300万 - 180万 = 120万元 转让收入是60万元,净损益 = 转让收入 - 账面价值 = 60万 - 120万 = -60万元(也就是净损失60万)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27 13:34 39次浏览 精华 不会做,没有思路 1. 确定年摊销额 原价 4400 万元,使用 40 年,无残值,直线法摊销。 年摊销额 = 4400 ÷ 40 = 110 万元/年 2. 计算 2021 年摊销额 2021 年 1 月购入,全年 12 个月都持有,因此摊销 12 个月。 2021 年摊销额 = 110 万元 3. 计算 2021 年末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 = 原价 - 累计摊销 = 4400 - 110 = 4290 万元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27 14:52 32次浏览 精华 2018年的时候账面是2000,2018年的可回收是2050没有发生减值,这个就是要取熟低2000吗、之后再和2019年末的1950对比是吧、就不是用2050高的来进行比较 对的~ 按照资产减值的规则: - 先看2018年末,账面价值2000万,可收回金额2050万,因为“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所以不减值,账面价值保持2000万; - 到2019年末,就用“当前的账面价值(还是2000万,因为不计提摊销)”和“2019年的可收回金额(1950万)”对比,因为“2000>1950”,所以计提50万减值~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27 17:11 19次浏览 精华 A选项不明白 选项 A 错误的核心原因是忽略了 “18 周岁以下” 包含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的特殊情形,具体拆解如下: 先明确民法典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基本规定:8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原则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但存在法定例外情形: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若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比如独立工作赚钱养活自己,经济上独立),则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选项 A 的表述是 “8 周岁以上,18 周岁以下的公民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用 “都是” 涵盖了所有情形,没有排除上述 “16-18 周岁有独立劳动收入” 的例外情况,因此表述不严谨、错误。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5 21:46 36次浏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