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0-13 11:27:5929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计提跌价准备,和坏帐准备是一样的吧 可以这么理解,逻辑完全一样,就像“给资产‘打折扣’的记账方法”: 1. 都是“减价记录”的工具 比如你有个手机(资产),原来值1000元,现在只能卖800元了,得把这200元的减值记下来。坏账准备(对应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准备(对应存货),就是用来记这种“减值”的专门账户。 2. 记账步骤也一样 当发现资产减值时,第一步:记“损失”(比如“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相当于承认亏了钱);第二步:记“备抵账户增加”(坏账准备或存货跌价准备增加,相当于给资产的“账面价”打个折扣)。 也就是说,都是因为资产不值原来的价了,所以用同样的思路,一边记损失、一边记这个“减值的标记”,逻辑相通~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0-13 13:47 30次浏览 票据基础知识是考试重点吗 占比2⭐还是三星 票据的是必考的。重要知识点要清楚 专业指导-鱼儿老师 2025-10-13 13:47 13次浏览 成本是不含税价格吗? 在增值税相关业务中,成本是不含税价格。 理由:增值税为价外税,企业成本(如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等)核算的是货物或劳务的实际成本,不包含增值税税额。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0-13 11:27 18次浏览 为什么这里的0.8不能抵扣,因为是普通发票的原因吗?只有专票才能抵扣对吧? 嗯嗯是的哈,只有专用发票才可以抵扣哈,购买货物的普通发票,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11 17:12 23次浏览 老师我这样理解对不对,T字型和借:银行存款 100 这两种形式都是会计分录的一种? T型账户(会计账户):它是用来记录会计科目增减变动的载体,是对会计科目具体核算内容的明细化呈现,主要用于账户层面的金额核算与余额计算,不属于会计分录。比如你画的“借 会计科目 贷”的格式,是用来登记某一会计科目(如银行存款)的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的。 会计分录:是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记录,核心是明确“借什么科目、贷什么科目、金额是多少”,格式就是你写的“借:xxx ## 贷:xxx ##”这种形式,比如“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账款 100”,这才是会计分录。 简单来说,T型账户是“记账的工具(账户载体)”,会计分录是“记账的指令(业务记录)”,二者不是同一概念哦。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0-11 16:44 27次浏览 老师这些是所有的会计科目对不对啊 同学你好,你所列示的两张图片都属于会计科目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0-11 16:43 42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已知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相互补充,老师上课时讲了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那么可以说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补充吗 同学你好,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补充这个说法不妥哦,会计法律制度是最低要求,具有强制性,会计职业道德是更高的要求,具有自律性,是对法律制度未覆盖领域的拔高和完善,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的补充是单向的,即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补充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0-09 13:51 110次浏览 精华 合同资产是什么意思 合同资产:咱们先举个例子理解一下 你是开小店的,客户来买一台洗衣机,咱们俩约定:你先把洗衣机送到客户家(这一步你已经“完成了该做的事”,也就是履行了义务),但客户说“等我试用3天没问题,再给你钱”。 这时候,“客户该给你的洗衣机钱”就是合同资产——你确实该收钱,但得等“试用合格”这个“额外条件”满足了,才能真正去要。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这种“做完事、但收钱要等额外条件”的情况,就用“合同资产”这个科目记。 和“应收账款”区别?再补1个对比 还是卖洗衣机: 如果客户说“你送过来,我30天后给你钱”(只需要等30天,不用等别的),这时候该收的钱是“应收账款”; 如果客户说“你送过来、我试用合格,再给你钱”(得先等“试用合格”,再谈给钱),这时候该收的钱就是“合同资产”。 也就是说:应收账款是“只等时间”,合同资产是“先等条件、再等时间”。 “如同学针对上述解释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随时进行追问或重新提问哦~”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0-01 08:52 148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道题这个选项D不太理解。 D选项错了,因为它把对象搞反了。 会计信息(比如财务报表)主要是给公司外部的人(比如投资者、银行)看的,让他们了解公司情况。 而公司内部的人(比如经理、主管)自己就在公司工作,他们不需要通过看对外报表来了解公司,他们有更直接的内部渠道获取信息。 所以,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 “外部” 信息不对称,而不是“内部”。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0-01 14:52 107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里的公允价值3500万元为什么不用看呀?这个3500万元讲的是什么呀?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为准,与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无关。 本题中,甲公司付出的对价是“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市价2.1元/股”,因此初始投资成本 = 2.1 *1000 = 2100 万元,这就是选项B的由来。 这个3500万元是乙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若后续涉及“商誉”的计算,会用到“合并成本 -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本题未涉及商誉计算,所以不需要用),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05 11:19 53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第一个例题出售所得价款不需要考虑?第一个题可收回金额需要考虑?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第一个例题出售所得价款不需要考虑? 固定资产改建时,入账价值的逻辑是“留下的有用部分 + 新投入的改建钱 - 被换掉的旧部分的价值”。 被替换的部分已经从原资产里“拆走了”,它的出售价款是“卖废品”的收入,属于另外的损益(比如赚了亏了是当期利润的事),和“新的改建后资产值多少钱”没关系。 举个例子:你给汽车换发动机,旧发动机值1万,卖了8千,新发动机花了2万。那汽车改建后的价值是“原来汽车除了旧发动机的价值 + 2万新发动机 - 1万旧发动机价值”,至于旧发动机卖的8千,是你额外的收入,不算到汽车新价值里。 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题可收回金额需要考虑吗? 第一个题是固定资产改建,不是“资产减值”的场景,所以不用考虑可收回金额。 而第二个题是资产减值的情况:当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比如设备不值钱了),就得看它“能收回多少钱(可收回金额)”。如果原来的账面价值比可收回金额高,就得把账面价值降到可收回金额,所以必须考虑。 比如你买的手机原价5千,用了一年后,市场价只值3千了(可收回金额3千),那手机的账面价值就得按3千算,这时候就必须考虑可收回金额。 “如同学针对上述解释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随时进行追问或重新提问哦~”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0-06 11:25 39次浏览 精华 老师您好初级会计实务,这题怎么解呢 资料一:将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写字楼转换前的账面价值 = 原值 - 累计折旧 = 15000 - 3000 = 12000(万元) 转换日公允价值为16000万元,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6000 累计折旧 3000 贷:固定资产 15000 其他综合收益 4000 资料二:收取租金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125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5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2×23年12月31日): 公允价值变动额 = 17000 - 16000 = 100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资料三:出售投资性房地产 出售时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 17000(万元) 出售收入为17500万元,差额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7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7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7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6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0 同时,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结转: 借:其他综合收益 4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5000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9-28 11:22 249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