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收藏
- 分享
- 回到顶部
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一章&第二章:审计概述、审计计划
审计作为注会专业阶段考试6科中难度偏上的科目,需要考生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审计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上。因此为了助力大家更好地备考2023年注会审计科目,今天之了君为大家带来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一章&第二章:审计概述、审计计划的相关重要知识点,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阅读:
☞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章节知识点(下)!注会考生速看
1.审计的定义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2.合理保证VS有限保证
审计业务要素包括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预期使用者)、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基准×百分比,确定重要性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财务报表要素;
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
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3.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明显微小的错报,无论单独或者汇总起来,无论从规模、性质或其发生的环境来看都是明显微不足道的。
在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时,可能考虑以下因素:
1.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错报(包括已更正和未更正错报)的数量和金额;
2.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3.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与其沟通错报的期望;
4.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是否勉强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或投资者的期望。
注册会计师可能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5%,也可能低一些或高一些,但通常不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10%。
//好消息!之了课堂福利免费领//
新用户现在【登录】之了课堂官网
选科目,即可免费领福利

机会难得,不要错过! ! !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一章&第二章:审计概述、审计计划”的全部内容,想要学好审计,无非就是花时间认真备考,只要付出了努力,相信大家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目前2023年注会正在备考中,想要了解更多考试干货,那就到之了课堂下载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