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率个人所得税与企业和个人都息息相关,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对大家总有好处的。今天之了君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汇总】,含预扣税率、综合所得/经营所得适用情况,大家赶紧来看看吧~
请复制课程激活码:56641111
推荐阅读☞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操作指南【图文】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汇总】,含预扣税率、综合所得/经营所得适用情况
一般情况下,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采取基本平移现行规定的做法预扣预缴。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除事项和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接下来,之了君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汇总】,含综合所得/经营所得适用、预扣税率等。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 综合所得适用 ◆
注:
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3、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的部分;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适用。
◆ 经营所得适用 ◆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 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
适用于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及居民个人单独计算的全年一次性资金;按月和按季领取、非特殊原因一次性领取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
二、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表
◆ 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表一 ◆
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扣缴适用。
◆ 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表二 ◆
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以上就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汇总】,含预扣税率、综合所得/经营所得适用情况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如果大家在会计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疑问,或想要提升实操技能,可以随时到之了课堂来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个人所得税作为每个公民都可能涉及到税,如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就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缴纳。那么,个人所得税是怎么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为此,之了君整理了相关内容,还不了解的小伙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阅读:☞ 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怎么区分?应付账款与其他应付款有什么区别
个税的计算步骤或方法:
①计算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②对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附件二《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确定速算扣除数和预扣率;
③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如下表所示:
长按扫码关注“之了课堂会计实操上岗”公众号
想要提升自己的会计实操技能,可以到之了课堂选择实操课程,专业老师讲解,轻松弄懂重难点。以上就是关于“个人所得税是怎么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的全部内容。
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自由职业者,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预扣税率对于合理规划税务和财务至关重要。之了君就为大家分享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预扣税率表,这些信息对于确保您的税务申报准确无误极为有用,一起来看看吧。
请复制课程激活码:56641114
推荐阅读☞2024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什么?速看最新规定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表,建议打印保存!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基于综合所得,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月度收入 - 5000元(免税额)- 专项扣除(如三险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但不限于: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二、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表
以上就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个人所得税预扣税率表,建议打印保存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如果大家对于个人所得税还有疑问,或想要针对性学习提升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个人所得税关系到很多上班族的切身利益,即便不是财务人员,之了君也建议大家多学习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信息。接下来,之了君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个人所得税月度税率及相关适用范围!
个人所得税月度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2025
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 |||
级数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3000元的 | 3 | 0 |
2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210 |
3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 20 | 1410 |
4 |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2660 |
5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4410 |
6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7160 |
7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 45 | 15160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202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综合所得适用) | |||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 36000 元的 | 3 | 0 |
2 |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 | 10 | 2520 |
3 |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 | 20 | 16920 |
4 | 超过 300000元至420000元的 | 25 | 31920 |
5 | 超过 420000 元至660000元的 | 30 | 52920 |
6 |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 | 35 | 85920 |
7 | 超过 960000 元的 | 45 | 181920 |
个人所得税月度税率表与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适用范围如下:
(一)月度税率表: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按月收入额减除五千元费用后的余额计税;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以每次收入额减除 20% 费用(稿酬还减按 70%)为应税所得计税。
居民个人:①2027 年 12 月 31 日前,全年一次性奖金可选不并入综合所得,除以 12 个月找对应税率计税;②中央企业负责人特定奖励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时适用;③退休后按月或季领取及多数一次性领取年金情况单独计税;④内退一次性补贴、单位低价售房差价,按相应规则除以 12 个月或经平均后找月度税率计税。
(二)综合所得适用税率表:
适用于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综合所得,先算出年度收入额,减除六万元及各类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计税。
关于2025年个人所得税月度税率表相关的知识点信息,之了君已经给大家整理罗列清楚。如果您对个人所得税方面还有更多疑问或想深入学习,欢迎来到之了课堂,我们一起拓展知识储备。
个人所得税与每位纳税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自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后,税率表及个税计算方式备受关注。本文,之了君将为大家详细解读5000起征点下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每月个税计算方法。
一、5000起征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什么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级数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说明:
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起征点50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每月个税怎么计算?
每月个税并非单独按当月工资计算,而是以当年1月至当月的累计收入、累计扣除项为基础,先算“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再找对应税率算出“累计应纳税额”,最后减去“当年已预缴的个税总额”,得出“当月应预缴个税”。
当月应预缴个税=(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举个例子】假设某员工2025年每月工资15000元(税前,无其他奖金),每月个人承担三险一金2000元,每月享受“子女教育(1000元)+住房贷款利息(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无其他扣除。以“1月、2月、3月”为例,计算每月个税:
步骤1:计算每月累计收入额
1月累计收入:15000元
2月累计收入:15000×2=30000元
3月累计收入:15000×3=45000元
步骤2:计算每月累计扣除项
基本减除费用(每月5000元):
1月累计:5000元;2月累计:10000元;3月累计:15000元
专项扣除(每月2000元):
1月累计:2000元;2月累计:4000元;3月累计:6000元
专项附加扣除(每月2000元):
1月累计:2000元;2月累计:4000元;3月累计:6000元
累计扣除项总和:
1月:5000+2000+2000=9000元
2月:10000+4000+4000=18000元
3月:15000+6000+6000=27000元
步骤3:计算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额-累计扣除项总和
1月:15000-9000=6000元
2月:30000-18000=12000元
3月:45000-27000=18000元
步骤4:找对应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对照税率表)
1月/2月/3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6000/12000/18000元)均属于“不超过36000元”,对应预扣率3%,速算扣除数0。
步骤5:计算当月应预缴个税
当月应预缴个税=(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缴税额
1月:(6000×3%-0)-0=180元(首次预缴,累计已缴为0)
2月:(12000×3%-0)-180=360-180=180元(累计已缴1月的180元)
3月:(18000×3%-0)-(180+180)=540-360=180元(累计已缴前两月的360元)
准确掌握5000起征点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方法,是履行纳税义务的基础。依法纳税是公民的责任,了解这些知识能避免税务风险。希望大家依据上述内容,精准核算每月个税,诚信纳税,维护良好的税收秩序,也为个人财务安排筑牢根基。
许多公司为了犒劳辛苦工作一年的劳动者,都会在年末时安排年终奖。一般去年的年终奖会到开年才发放到劳动者手上,发放年终奖当月还需要扣除个人所得税。那么,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5是怎样的?下面由之了君给大家详细介绍。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5!建议财务人了解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单独计税,也可以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税。不同的计算方式,需要参照不同的税率表。
税率表详情参考如下: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税率表 | ||
平均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不超过3000元的 | 3% | 0元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210元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 20% | 1410元 |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2660元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4410元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7160元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 45% | 15160元 |
全年综合所得个税税率表 | |||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36000元 | 3 | 0 |
2 |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5的分享就是以上这些了。除了年终奖外,当劳动者有工资以外的收入,也需要计算个人所得税。如果在计算个人所得税中遇到一些问题,不知道该怎么算,可以到之了课堂官网通过在线咨询系统询问在线客服老师。
劳务报酬收入是个人所得税的一大类应税项目,像设计、安装、翻译、录音、表演等所得都属于劳务报酬所得,都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么,2025年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什么?有兴趣的话,跟着之了君一起看看吧。
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5年!财务人收藏
2025年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标准延用2020年标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个人,税率表具体如下:
1、居民
级数 |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元) |
1 | 不超过20000元 | 20 | 0 |
2 |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部分 | 30 | 2000 |
3 |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40 | 7000 |
2、非居民
级数 |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元) |
1 | 不超过3000元 | 3 | 0 |
2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210 |
3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部分 | 20 | 1410 |
4 |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部分 | 25 | 2660 |
5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 | 30 | 4410 |
6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部分 | 35 | 7160 |
7 | 超过80000元部分 | 45 | 15160 |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6万元/年(年收入总额减除免征额)-专项扣除(社保等)-专项附加扣除等
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申报注意事项
1、及时申报: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预算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所以不管是扣缴义务人还是纳税人,都需要按时进行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需每月代扣代缴员工的个税,而员工需在年度汇算清缴截止日前完成该项工作,一般是3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
2、专项附加扣除申报:如果能够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要及时向就职企业提供相关信息。
3、及时补税:如果在进行汇算清缴时需要补税的,也要在截止日前完成。
看了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都应该比较清楚2025年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什么?这个问题。作为纳税义务人一定要了解自己有哪些所得需要缴税,以免引起税务风险。如果还有其他想要知道的,可以来之了课堂官网继续提问。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人员跨境流动愈发频繁,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相关事宜也愈发受到关注。2025年,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有了最新调整,如何精准把握税率变动,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对非居民个人和相关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一、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5年最新
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于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具体如下7: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 3% | 0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210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 20% | 1410 |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2660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4410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7160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 45% | 15160 |
其中,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再减按70%计算
二、非居民个人个税如何计算
非居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收入额减除 5000 元后的余额。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 4000 元,减除 800 元;超 4000 元,减除 20% 费用,余额为收入额,以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稿酬所得:收入减除 20% 费用后余额为收入额,再减按 70% 计算为应纳税所得额。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 20% 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以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参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
(三)特殊情况:
数月奖金:一个月内取得的数月奖金,按 6 个月分摊计税,不减除费用,公式为当月数月奖金应纳税额 =((数月奖金收入额 ÷6)×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6。
股权激励所得:一个月内取得的股权激励所得,按 6 个月分摊计税,不减除费用,公式为当月股权激励所得应纳税额=((本公历年度内股权激励所得合计额 ÷6)×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6 - 本公历年度内股权激励所得已纳税额。
综上所述,2025年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有着明确的层级划分,计算方法也有其特定规则。无论是非居民个人,还是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都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精准计算税额,依法纳税,以维护税收秩序,保障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
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了解和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和计算方法。这不仅关系到税务合规,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规划。接下来,之了君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中的各个税目,以及如何运用计算公式来确定应纳税额。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的税目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的税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指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以及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等。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其从所投资的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需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但需注意,个人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按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若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应按 “工资、薪金所得” 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若承包、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只向发包方、出租方缴纳一定的费用,缴纳承包、承租费用后的企业的经营成果归承包、承租人所有的,其取得的所得,按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
● 一般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 = 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 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这里的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则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若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 6 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此时应纳税额 =(收入总额 - 成本 - 费用 - 损失 - 60000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扣除)×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在核定征收的情况下,应纳税额 = 成本费用 /(1 -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采用 5%-35% 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税率表如下:
|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 1 | 不超过 30000 元的 | 5% | 0 |
| 2 | 超过 30000 元至 90000 元的部分 | 10% | 1500 |
| 3 | 超过 90000 元至 300000 元的部分 | 20% | 10500 |
| 4 | 超过 300000 元至 500000 元的部分 | 30% | 40500 |
| 5 | 超过 500000 元的部分 | 35% | 65500 |
纳税人需根据自身的经营所得情况,准确计算应纳税额,按时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上就是关于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的税目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如果大家对于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还有疑问,或想要针对性学习提升会计实际操作技能,可以随时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