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商业会计的工作从建账开始,当我们面对复杂的商业交易和数据时,准确的会计分录是确保企业财务清晰、稳定的关键。接下来,之了君就为大家分享商业会计从建账到结账的全套分录,助力各位新人会计在处理账务时更加得心应手。以下是商业会计从建账到结账全套分录大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内容。
| 商业会计从建账到结账全套分录大全 | |||
| ☞流动类 | ☞非流动资产 | ☞结算资金 | ☞负债 |
| ☞所有者权益 | ☞成本费用核算 | ☞营业收入 | ☞利润和利润分配 |
请复制课程激活码:56641114
商业会计从建账到结账全套分录大全:利润和利润分配
一、营业利润(或亏损)的结转
1、期末将所有的收入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末将所有的支出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3、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本年利润
4、期末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二、利润分配
1、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3、按规定留给企业的单项留利
借:利润分配——单项留用的利润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三、结转全年利润(或亏损)
1、年度终了,企业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年末,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
——单项留用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
借:有关科目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有关科目
3、由于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而相应增加的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由于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而相应减少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结转余额
如为贷方余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借方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商业会计从建账到结账全套分录大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通过对商业会计从建账到结账全套分录的详细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每一个分录都是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准确的账务处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希望这份分录大全能成为你在商业会计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让你在处理账务时更加得心应手。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尚未经过分配的状态。未分配利润一般记录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并以"未分配利润"的项目录入。那么,大家知道影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有什么吗?知道利润分配的顺序吗?接下来之了君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提问
影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有什么啊?
问:老师,这个影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有什么啊?是不是只涉及到未分配利润呢?什么本年利润影响吗? 还有利润总额和本年利润有关系吧,本年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是不是就是本年利润呢?本年利润是净利润吗?
答:同学您好,本年利润和净利润不是一个意思,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本年利润是把损益都借转后的利润哈
知识拓展
利润分配的顺序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的决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可供分配利润=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 + 其他转入
【提示】企业用当年实现税后利润(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不需要单独进行账务处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贷方自动抵减即可完成。利润分配中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以外的其他明细科目年末无余额。
利润分配的顺序: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未弥补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注意】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净利润
年初未分配利润 | 本年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 |
>0 | 本年净利润 |
<0 | 本年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负数) |
之了课堂助力财会证书备考和会计实操学习
会计全套课堂+题库免费送!
扫码免费领取会计全套课程+全套题库
以上就是关于影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所有者权益科目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如果大家对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还有疑问,或想要针对性学习提升,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
利润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具体体现,但大家知道会计上怎么处理利润吗?知道如果本年利润余额在借方,是否需要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吗?针对这个问题,之了君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2022年本年利润余额在借方,需要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吗?如果需要,现在帐做到2023年6月了,怎么去调去年的帐。还有本年利润余额在借方,需要计算所得税费用吗?
答:不管借方贷方都是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的,去年的没有结转的话,第一可以反结转,在去年12月份结转,然后在结账,第二就是直接在本年结转就可以的。本年利润在借方说明是亏损了,如果是预缴的话一般是不需要计提所得税的,因为所得税是有利润的时候才计算缴纳的,但是如果是汇算清缴的话需要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如果依然是亏损的话也不需要计算所得税。
本年利润是指企业某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损),是由企业利润组成内容计算确定的,是企业从公历年1月份至12月份逐步累计而形成的一个动态指标。企业年度终了应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会计期末要将企业所有的损益类会计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
年度终了,企业还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
【注意】未分配利润指的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以上就是关于本年利润余额在借方,是否需要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如果大家对于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还有疑问,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留存收益包含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那么,大家知道关于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的账务处理吗?知道处理未分配利润要涉及哪些会计科目吗?利润分配的顺序又是什么呢?接下来,之了君就带大家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
推荐阅读☞未分配利润结转什么时候弄?未分配利润结转涉及哪些科目
一、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设置的科目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的决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可供分配利润=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 + 其他转入
【提示】企业用当年实现税后利润(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不需要单独进行账务处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贷方自动抵减即可完成。
设置的科目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期末有余额】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期末无余额】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期末无余额】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期末无余额】
—盈余公积补亏【期末无余额】
【提示】利润分配中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以外的其他明细科目年末无余额。
二、利润分配的顺序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未弥补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注意】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净利润
年初未分配利润 | 本年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 |
>0 | 本年净利润 |
<0 | 本年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负数) |
长按扫码关注“之了课堂会计实操上岗”公众号
免费领实操入门课程
以上就是关于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账务处理,看利润分配顺序的全部分享,如果大家对于利润分配还有疑问,或想要提升自己的会计实操能力,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
2022年12月已经进入中下旬,2023年元旦即将来临,又到了企业会计人员年终总结的时候了,而我们想要知道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可以通过年末收益看出大致情况!今天之了君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年终总结利润分配中关于盈余公积那些事儿!
推荐阅读☞盈余公积可以用于股东分红吗
年终总结利润分配中关于盈余公积那些事儿!
大多数企业都会按照会计相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并积累一定的资金,在今后的运行中以备他用,这就是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主要用于生产经营和职工集体福利等。
为了反映企业各项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在会计核算上应设置“盈余公积”科目。而提取盈余公积是利润分配科目的二级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 法定盈余公积
一般情况下根据《公司法》或财务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的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比例,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如果法定盈余公积累计数额已经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则可以不继续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的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 任意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一部分利润,提取比例可以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任意盈余公积的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一般来说,提取盈余公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即可:
提取盈余公积=纯利润×提取比例
注意:盈余公积是根据一年的利润所提取的,因此只需要在每年年末做一次盈余公积的计提就可以了。
【案例】
甲公司因为运营得当,最终实现净利润一百万元。根据相关规定及其股东大会的决定,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2%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那么,会计上相关分录做如下处理: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净利润×提取比例=1 000 000×10%=100 000(元)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净利润×提取比例=1 000 000×2%=20 000(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 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0 000
——任意盈余公积 20 000
以上就是之了君和大家分享的关于年终总结利润分配中关于盈余公积那些事儿的内容,可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还有疑问,可以随时到之了课堂来咨询和学习。
每年年底或年初,按照相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在缴纳了所得税之后,应当按照一定顺序分配利润,那么,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之了君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
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是:
第一步:可供分配的利润的计算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则可以进行后续分配。
第二步: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
在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第三步:任意盈余公积金的提取
股东大会确定任意盈余公积金计提标准后,经股东大会同意,也可用于分配。
第四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公司法》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企业利润分配注意事项:
1、在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处理上,企业应贯彻积累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分配给投资者利润的比例。
2、遵循依法分配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利润激励的原则。
3、遵循利润分配顺序分配原则。
以上就是之了君和大家分享的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以及注意事项相关内容,可供大家阅读。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财会类信息,或咨询会计实操相关问题,可以到之了课堂来咨询和学习,这里有名师辅导,专业解答,助力大家成为更加优秀的高素养财务人。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