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实现下列目的:(1)提供证据,作为注册会计师得出实现总体目标结论的基础,选项 A 不当选;(2)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选项 C 不当选。除上述目的外,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还可以实现下列目的:(1)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2)有助于负责督导的项目组成员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履行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工作的责任;(3)便于项目组说明其执行审计工作的情况;(4)保留对未来审计工作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的记录;(5)便于会计师事务所实施项目质量复核、其他类型的项目复核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监控活动,选项D 不当选;(6)便于监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关要求,对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执业质量检查。

财务报表报出日后知悉的事实属于第三时段期后事项,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如果注册会计师知悉了某事实,且若在审计报告日知悉可能导致修改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会需要采取行动。(1)管理层修改财务报表时的处理:①根据具体情况对有关修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选项 A 不当选。②复核管理层采取的措施能否确保所有收到原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人士了解这一情况,选项 B 不当选。③延伸实施审计程序,并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除非特定情形(在有关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未禁止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修改仅限于反映导致修改的期后事项的影响,被审计单位的董事会、管理层或类似机构也 仅对有关修改进行批准,注册会计师可以仅针对有关修改将用以识别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延伸至 新的审计报告日,简称特定情形)适用,将用以识别期后事项的上述审计程序延伸至新的审计报告日,并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新的审计报告日不应早于修改后的财务报表被批准的日期。④如果特定情形适用,修改审计报告或提供新的审计报告。(2)管理层未采取任何行动时的处理:①如果管理层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所有收到原财务报表的人士了解这一情况,也没有在注册会计师认为需要修改的情况下修改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通知管理层和治理层(除非治理层全部成员参与管理被审计单位)。②如果注册会计师已经通知管理层或治理层,而管理层或治理层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设法防止财务报表使用者信赖该审计报告,选项 D 不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