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2018)甲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基础设施研发与建造、房地产开发及进出口业务的公司,1990 年 11 月 21 日在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4 年 8 月 8 日,甲集团收到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甲集团一系列违规问题被披露出来。(1)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甲集团监事同时担任 F 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监事的配偶担任 H 贸易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2012 年度甲集团与 F 公司关联交易总金额 6 712 万元,与 H 贸易公司的关联交易总金额 87 306 万元。2013 年度,甲集团与 H 贸易公司的关联交易总金额为 215 395 万元。这些关联交易均超过 3 000 万元且超过甲集团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5%。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这些交易属于应当在年报中披露的重大关联交易。但是,甲集团均未在这两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上述重大关联交易。(2)违规在关联公司间进行频繁的资金拆借,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甲集团无视证监会关于禁止上市公司之间资金相互拆借的有关规定,2012 年 4 月至 2014 年 8 月,向关联公司 H 贸易公司、F 公司拆借和垫付资金 6 笔,共 27 250 万元。(3)通过派发高额工资等方式变相占用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甲集团近年来效益很不佳,连续多年没有分红,公司股价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然而,2011 ~ 2013 年,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公司高管人数分别为 17 名、19 名和 16 名,合计从公司领走 1 317 万元、1 436万元和 1 447 万元薪酬,均超过同期甲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水平。(4)连续多年向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购房借款。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集团向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购房借款金额达到 610 万元。上述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关于“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的相关规定。(5)利用上市公司信用为关联公司进行大量违规担保。甲集团 2011 ~ 2014 年为公司高管所属的公司提供担保的金额分别为0.91 亿元、5.2 亿元、5.6 亿元、7.7 亿元。公司管理层将甲集团当作融资工具,为自己所属公司解决资金需求,一旦这些巨额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甲集团就必须承担起还款的责任。甲集团管理层频繁的违规行为,导致甲集团的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 公 司2011 ~ 2014 年的经营状况不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出现连续大额亏损的状况,公司连续多年资产负债率高达 70% 以上,且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差无几,财务风险很大。甲集团的每股收益连续多年走低,远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反映甲集团股东的获利水平很低。
[要求1]依据“公司治理三大问题”简要分析甲集团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类型与主要表现。
本题来源:第五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公司治理三大问题分别为:经理人对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甲集团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类型是经理人对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表现有:

(1)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这些交易属于应当在年报中披露的重大关联交易。但是,甲集团均未在这两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上述重大关联交易”。

(2)工资、奖金等收入增长过快,侵占利润。“通过派发高额工资等方式变相占用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甲集团近年来效益很不佳,连续多年没有分红,公司股价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然而,2011 ~ 2013 年,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公司高管人数分别为17 名、19 名和16名,合计从公司领走1 317 万元、1 436 万元和1 447 万元薪酬,均超过同期甲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水平”。

(3)侵占资产,转移资产。“违规在关联公司间进行频繁的资金拆借,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甲集团无视证监会关于禁止上市公司之间资金相互拆借的有关规定,2012 年4 月至2014 年8 月,向关联公司H 贸易公司、F 公司拆借和垫付资金6 笔,共27 250 万元”;“连续多年向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购房借款。截至2013 年12 月31 日,甲集团向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购房借款金额达到610 万元。上述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关于‘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的相关规定”。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这体现的是公司治理理论中的( )。
  • A.委托代理理论
  • B.资源依赖理论
  • C.利益相关者理论 
  • D.股东至上理论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选项A 不当选。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需要通过获取环境中的资源来维持生存,没有组织可以完全实现资源自给,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源大多需要在环境中进行交换获得,选项B 不当选。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相比较,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选项C 当选,选项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公司治理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广义的公司治理目标是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 B.狭义的公司治理目标是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 C.公司治理可以被划分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
  • D.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狭义的公司治理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选项B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智达公司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随着各项技术不断成熟,充电桩等辅助设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日趋饱和。智达公司的高管人员为提高产品的市场表现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上述材料体现的对公司的监控和约束是( )。
  • A.资本市场
  • B.产品市场
  • C.经理人市场 
  • D.消费者市场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智达公司的高管人员为提高产品的市场表现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体现的是产品市场的监控和约束,选项B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为了应对公司治理中“内部人控制”问题,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基本对策( )。
  • A.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 B.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 C.完善和加强公司的外部监督体系 
  • D.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对经理人进行制衡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1)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大监督力度;(2)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形成企业内部权力制衡体系;(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完善企业内部约束机制;(4)完善和加强公司的外部监督体系,使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监管,再结合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构建对企业经营者的外部监督机制。选项A、B、C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当前,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 )。
  • A.过高的在职消费
  • B.产品购销的关联交易
  • C.以对大股东有利的形式转移定价
  • D.扩股发行稀释其他股东利益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的表现包括:(1)滥用公司资源;(2)占用公司资源:①直接占用资源;②关联性交易(a. 商品服务交易活动、b. 资产租用和交易活动、c. 费用分摊活动);③掠夺性财务活动(a. 掠夺性融资、b. 内幕交易、c. 掠夺性资本运作)。选项A 属于经理人对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