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变革之际,被称为“造车新势力”之一的家家智能汽车公司于 2015 年正式成立,家家公司的董事长兼创始人王向认为,汽车制造业已经进入 2.0 数字时代,其特征是电机驱动+智能互联;而汽车 3.0 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其特征是无人驾驶+出行空间。为了赢得 2.0 时代,并参与 3.0 时代的竞争,家家公司开始全面布局:通过三轮融资获得资金,拥有了自己的制造基地,与国内最大的出租车网约平台合作切入共享出行领域,积极投资产业链(包括投资孵化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 MJ公司、专注自动驾驶中央控制器的 ZX 公司以及研发生产激光雷达的 LH 公司等)。
王向认为,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是具备快速成长能力的公司组织。他把 60% 的时间用于组织管理,以是否具备创新能力与正确价值观而非是否来自成功大企业为标准选拔人才;帮助团队中每一个人成就心中的事业追求,去挑战自己和团队成长的极限。
家家公司的第一款产品 SEV 面向国内外共享汽车使用群体,续航里程将超过 100 公里。但是,两年筹备之后,由于低速车的合法性以及海外分时租赁市场实际容量的局限,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还是夭折了。面对挫折,王向立即将公司产品开发重心转移到中大型 SUV的“家家智造 ONE”。为了实现“没有里程焦虑”,“家家智造 ONE”采用全新的形式——增程式电动。王向认为,相对于 U 国 TL 等电动车采用的充电桩 / 换电站等方式,中国消费者更需要从产品本身去解决问题的产品。2018 年 10 月 18 日晚,备受汽车及科技界人士瞩目的家家公司新车——“家家智造 ONE”于 B 市正式发布。这场发布会没有明星大腕捧场助阵,全程由王向一人直接以大量数据对比和充满硬核知识的干货完成了自我演绎,让消费者在各类新产品中有了清晰的比较。王向表示,“家家智造 ONE”定价不会高于40 万元,而增程式电动技术显著难于纯电动车,因而“家家智造 ONE”的性价比具有优势。2018 年 12 月,家家公司以 6.5 亿元收购 LF 股份公司所持有的 C 市 LF 汽车公司 100% 股权,被业界称为家家公司“完美避开进入门槛”,取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以实现王向掌控并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梦想。而此举对于 LF 股份公司而言是其战略重组的一部分,将经营不善的 C 市 LF 汽车公司剥离出去,以应对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家家公司与 LF 股份公司还签署了为期 3 年的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资源互补、技术互补等方式,在新能源技术开发、车联网、人车交互及数据共享等领域形成技术联盟。
①专有技术选择、获取与应用的困难。“为了实现‘没有里程焦虑’,‘家家智造ONE’采用全新的形式——增程式电动。王向认为,相对于U 国TL 等电动车采用的充电桩/ 换电站等方式,中国消费者更需要从产品本身去解决问题的产品”。
②原材料、零部件、资金与其他供给的不足。“家家公司开始全面布局:通过三轮融资获得资金,拥有了自己的制造基地,与国内最大的出租车网约平台合作切入共享出行领域,积极投资产业链(包括投资孵化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MJ 公司、专注自动驾驶中央控制器的ZX 公司以及研发生产激光雷达的LH 公司等)”。
③顾客的困惑与等待观望。“这场发布会没有明星大腕捧场助阵,全程由王向一人直接以大量数据对比和充满硬核知识的干货完了自我演绎,让消费者在各类新产品中有了清晰的比较”。
④被替代产品的反应。老产品生产企业会采用各种有效的办法降低替代品的威胁。老产品防范新产品的最佳战略可能是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也给新兴产业的发展增添了难度。“王向表示,‘家家智造ONE’定价不会高于40 万元,而增程式电动技术显著难于纯电动车,因而‘家家智造ONE’的性价比具有优势”。
⑤缺少承担风险的胆略与能力。新兴产业早期的发展障碍较少来源于缺乏对巨大资源掌控的能力,而更多地源于缺少承担风险的胆略与能力、技术上的创造性以及做出前瞻性的决策以储备投入人力、物资与分销渠道的能力等。“家家公司的董事长兼创始人王向认为,汽车制造业已经进入2.0 数字时代,其特征是电机驱动+智能互联;而汽车3.0 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其特征是无人驾驶+出行空间。为了赢得2.0 时代,并参与3.0 时代的竞争,家家公司开始全面布局”;“由于低速车的合法性以及海外分时租赁市场实际容量的局限,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还是夭折了。面对挫折,王向立即将公司产品开发重心转移到中大型SUV 的‘家家智造ONE’”;“王向认为,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是具备快速成长能力的公司组织。他把60% 的时间用于组织管理,以是否具备创新能力与正确价值观而非是否来自成功大企业为标准选拔人才;帮助团队中每一个人成就心中的事业追求,去挑战自己和团队成长的极限”。
①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进入,争取市场机会。“被业界称为家家公司‘完美避开进入门槛’,取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②获得协同效应。“家家公司与LF 股份公司还签署了为期3 年的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资源互补、技术互补等方式,在新能源技术开发、车联网、人车交互及数据共享等领域形成技术联盟”。
③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完美避开进入门槛’,取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以实现王向掌控并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梦想”。
①主动原因,大企业战略重组的需要。“而此举对于LF 股份公司而言是其战略重组的一部分,将经营不善的C 市LF 汽车公司剥离出去,以应对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
②被动原因,企业或企业某项业务失去竞争优势。由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不顺、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不得不采用防御措施。“将经营不善的C 市LF 汽车公司剥离出去”。LF 股份公司采用收缩战略的方式是放弃战略中的卖断。指母公司将其所属的业务单位卖给其他企业,从而与该业务单位断绝一切关系,实现产权的彻底转移。“家家公司以6.5 亿元收购LF 股份公司所持有的C 市LF 汽车公司100% 股权”。

(2017)智勤公司成立于 2010 年,是一家研究开发智能手机的企业。智勤公司从创立之初就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发现智能手机市场上国内中低端品牌与国际高端品牌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消费者更多地关注产品价格,价格竞争开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智勤公司对消费者的年龄进行了细分,将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年龄定位在 25 至35 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相对经济独立,普遍处于事业的发展期,并且个性张扬,勇于尝试,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高。
为了适应目标顾客对价格敏感的特点,智勤手机以其“高性价比”走入大众视线。为了降低智勤手机的成本和价格,智勤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开创了官网直销预订购买的发售方式,减少了昂贵的渠道成本,使智勤手机生产出来之后,不必通过中间商就可以到达消费者手中。
(2)在营销推广方面,智勤公司没有使用传统的广告营销手段,而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类型,分别在智勤官网、QQ 空间、智勤论坛、微信平台等渠道进行智勤手机的出售和智勤品牌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粉丝营销、口碑营销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推广费用。
(3)采用低价预订式抢购模式。这种先预定再生产的方式使智勤公司的库存基本为零,大大减少了生产运营成本。
(4)智勤手机定价只有国际高端品牌的 1/3,而其硬件成本要占到其定价的 2/3 以上。为了既保证高性价比又不降低手机的产品质量,智勤公司为手机瘦身,把不需要的硬件去掉,把不需要的功能替换掉,简化框架结构设计,使用低成本的注塑材质工艺等。
(5)将手机硬件的研发和制造外包给其他公司,提高了生产率,大大减小了智勤成立之初的资金压力。
(6)实现规模经济。2011 ~ 2015 年智勤手机的销售量突飞猛进地增长,进而为智勤手机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和价格奠定了基础。
市场情况:
①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价格敏感用户。“消费者更多地关注产品价格”。
②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智能手机市场上国内中低端品牌与国际高端品牌的技术差距正逐步缩小”。
③购买者不太关注品牌。“智能手机市场上国内中低端品牌与国际高端品牌的技术差距正逐步缩小”。
④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价格竞争开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⑤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较低。“发现智能手机市场上国内中低端品牌与国际高端品牌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消费者更多地关注产品价格,价格竞争开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资源和能力:
①实现规模经济。“2011 ~ 2015 年智勤手机的销售量突飞猛进地增长,进而为智勤手机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和价格奠定了基础”。
②降低各种要素成本。“减少了昂贵的渠道成本”。
③提高生产率。“将手机硬件的研发和制造外包给其他公司,提高了生产率”。
④改进产品工艺设计。“为手机瘦身,把不需要的硬件去掉,把不需要的功能替换掉,简化框架结构设计,使用低成本的注塑材质工艺等”。
⑤选择适宜的交易组织形式。“将手机硬件的研发和制造外包给其他公司,大大减小了智勤公司成立之初的资金压力”。
⑥资源集中配置。“将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年龄定位在25 至35 岁之间”。
从确定目标市场角度分析,智勤公司按照人口因素,把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年龄定位在25 岁至35 岁之间;目标市场的选择是集中性营销策略;市场定位是避强定位。
从设计营销组合角度分析,智勤公司的营销策略是:
①产品策略。“将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年龄定位在25 至35 岁之间”;“智勤手机以其‘高性价比’走入大众视线”;“为了既保证高性价比又不降低手机的产品质量,智勤公司为手机瘦身,把不需要的硬件去掉,把不需要的功能替换掉,简化框架结构设计,使用低成本的注塑材质工艺等”。
②促销策略。“在营销推广方面,智勤公司没有使用传统的广告营销手段,而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类型,分别在智勤官网、QQ 空间、智勤论坛、微信平台等渠道进行智勤手机的出售和智勤品牌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粉丝营销、口碑营销的方式”;“采用低价预订式抢购模式,这种先预定再生产的方式使智勤公司的库存基本为零”。
③分销策略。“开创了官网直销预订购买的发售方式,减少了昂贵的渠道成本,使智勤手机生产出来之后,不必通过中间商就可以到达消费者手中”。
④价格策略。“智勤手机定价只有国际高端品牌的1/3”;“为智勤手机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和价格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