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的评估方法有(    )。
  • A.灵敏度法
  • B.逻辑回归模型
  • C.风险与控制自评估
  • D.风险累积与聚集法
  • E.风险价值法
答案解析
答案: A,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的管理。

市场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有风险累积与聚集法(选项D)、概率法、灵敏度法(选项A)、波动性法、风险价值法(选项E)、极限测试法和情景分析法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3年《金融》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保险业监管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
  • A.

    偿付能力

  • B.保险费率
  • C.

    保险消费者满意度

  • D.资本充足率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保险业监管。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的灵魂,也是保险业监管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下列外债总量指标在警戒线内的是(    )。

  • A.

    负债率30%

  • B.

    债务率75%

  • C.

    偿债率40%

  • D.

    短期债务率5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外资与外债的管理。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20%的负债率、100%的债务率、20%的偿债率和25%的短期债务率是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的警戒线。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个人投资者中,符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要求的是(    )。
  • A.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B.

    具有1年以上投资经历,且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500万元

  • C.

    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

  • D.

    具有1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合格投资者。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于单只理财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者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人民币(选项A正确);(2)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3)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情形。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当利率极低,人们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现象属于(    )。
  • A.塔西佗陷阱
  • B.修昔底德陷阱
  • C.弗里德曼陷阱
  • D.凯恩斯陷阱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认为,在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而当利率极低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将是无限的。也就是说,由于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放弃手中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所以利率不能过低,否则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再储蓄,也不愿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陷阱”。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五)

2023年7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上半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

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2023年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2023年6月末,我国各类存款中,单位活期存款余额59.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单位定期存款金额为50.75万元,同比增长11.01%。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货币供应量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选项C)计入M2。

2002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不计入相应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选项A)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计入M2。

201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22年的M1:M1=69.56÷(1+3.1%)=67.47(万亿元)

22年的单位活期存款=59.02÷(1+2.04%)=57.84(万亿元)

22年的M0=22年的M1-22年的单位活期存款=67.47-57.84=9.63(万亿元)

23年的M0=23年的M1-23年的单位活期存款=69.56-59.02=10.54(万亿元)

同比增速:(10.54-9.63)÷9.63=9.4%。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储蓄存款+单位其他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287.3-69.56-50.75=166.99(万亿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选项AC属于M2统计口径。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