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利率的期限结构。
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作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市场。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汇率的直接标价法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它又可以称为( )。
本题考查汇率与汇率制度。
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本题考查利率期货与久期套期保值。
应该注意的是,基于久期的套期保值是不完美的,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它没有考虑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关系曲线的凸度问题,而且它是建立在收益率曲线平移的假定上,因此在实际运用时要多加注意。

本题考查债总量管理与结构管理。
债务率,即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债务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100%=150/100×100%=150%。

(五)
2023年7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上半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
202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2023年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2023年6月末,我国各类存款中,单位活期存款余额59.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单位定期存款金额为50.75万元,同比增长11.01%。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货币供应量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选项C)计入M2。
2002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不计入相应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技术性完善,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选项A)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计入M2。
201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22年的M1:M1=69.56÷(1+3.1%)=67.47(万亿元)
22年的单位活期存款=59.02÷(1+2.04%)=57.84(万亿元)
22年的M0=22年的M1-22年的单位活期存款=67.47-57.84=9.63(万亿元)
23年的M0=23年的M1-23年的单位活期存款=69.56-59.02=10.54(万亿元)
同比增速:(10.54-9.63)÷9.63=9.4%。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储蓄存款+单位其他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287.3-69.56-50.75=166.99(万亿元)。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选项AC属于M2统计口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