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2年《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延考)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选项A正确)。在统计活动中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一般来说主要不在于反映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选项E错误),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即与现象数量有关的社会条件及其相互联系,以便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但是,这种调查由于受“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选项B正确)。如果调查者对情况相当熟悉,研究问题的态度比较客观,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比较好,便可以使典型调查运用得当,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可能会产生较大偏差。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估计量的无偏性,假设一个总体包含6,7,8,9,10这5个数字。虽然很容易计算出总体均值为8,但为说明估计量的性质,仍采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2个数字作为样本,并选用样本均值作为估计量。共有10种不同的样本,显然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时,对于不同的样本可以得到不同的估计值,这些估计值的均值仍为8,与总体均值8相等。实际上对于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所有可能的样本均值取值的平均值总是等于总体均值,这就是样本均值估计量的无偏性。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综合监管体制(选项B)和分业监管体制(选项C),这是从监管客体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