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A不当选: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选项B不当选:属于有效合同。
选项C不当选:属于无效合同。
可撤销的合同包括: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选项D当选;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4)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
【知识链接】
可撤销的合同的重点内容如下表所示: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合同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可以因一方当事人撤销权的行使而自始不发生效力的合同 |
情形 |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要求行为人对合同的重要事项,比如对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存在错误认识或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严重背离了自己的真实意愿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4)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 |
撤销权的消灭 |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4)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效力 | (1)合同一经撤销,合同当事人之间便消灭合同关系,这一效力追溯到合同成立时 (2)当事人行使撤销权或变更权所针对的是已经生效的合同,即合同在被撤销之前均为有效合同 (3)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主动予以撤销 |

本题考查效力存在瑕疵的合同。
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虽已成立,但由于不完全具备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因而其是否能够生效还须经权利人的承认才能确定的合同。
依据题干表述,乙15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145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所以,乙、丙之间的合同效力待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合同的生效要件。
合同生效要件包括: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形式合法。
其中,主体合格是指行为人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对于公民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单独订立合同,但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相当的合同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能实施合同行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效力存在瑕疵的合同。
【选项A错误】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
【选项DE错误】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2022年真题改编)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内予以追认。
本题考查效力存在瑕疵的合同。
《民法典》第171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2023年真题改编)根据《民法典》受胁迫的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失。
本题考查效力存在瑕疵的合同。
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