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因素模型。
三因子模型包括三个因子因素,分别为市场因子【选项B正确】、市值因子【选项C正确】和账面市值比因子【选项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
2005年1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信用风险指标具体包括:
(1)不良资产率,即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得高于4%【选项D正确】;
(2)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得高于5%;
(3)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即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得高于15%;
(4)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即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得高于10%;
(5)全部关联度,即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得高于50%。
核心负债比例属于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中关于流动性的指标【选项A错误】。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均为干扰选项,教材未提及【选项BC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Ⅲ规定,建立风险加权资产2.5%的储备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当利率极低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将是无限的。由于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放弃手中货币流动性的报酬,因此利率不能过低,否则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再储蓄,也不愿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偏好陷阱”。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选项B错误】;
(3)货币政策主要是间接调控政策;
(4)货币政策兼具短期性与长期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证券业监管。
我国证券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第一层次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选项ABD正确】。
第二层次是行政法规,包括《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第三层次是部门规章,包括《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等【选项CE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