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2023 年 12 月 26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应 于 2024 年 2 月 20 日按每台 50 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 B 产品 6 台。2023 年 12 月 31 日, 甲公司尚未生产该批 B 产品,但持有的库存 C 材料专门用于生产 6 台 B 产品。C 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185 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 182 万元,将 C 材料加工成 B 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 120 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2023 年 12 月 31 日, C 材料的 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本题来源:第二章 奇兵制胜练习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B 产品尚未开始生产,但持有库存 C 材料专门用于生产 该批 B 产品,且可生产的 B 产品的数量等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因此,计算该批 C 材料 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 B 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 300 万元(50×6)作为计量 基础。C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300 - 120 = 180(万元),选项 C 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项目为(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选项A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 30 万元的原材料,另支付加工费 6 万元(不含增值 税),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适用消费税税率为 10% 的应税消费品。加工完成收回后,全部 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税款准予后续抵扣。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 13%。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 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费的借方, 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所以甲公司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 30 + 6 = 36 (万元),选项 A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甲公司购入一批商品,货款已通过银行存款付讫,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 8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4 万元。所购商品验收时发现商品短缺15%,其中合理损失3%,另外12% 的短缺原因尚待查明。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批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尚待查明原因的存货短缺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合理损耗部分计入材料 的实际成本,故甲公司该批存货的实际成本= 80×( 1 - 12%)= 70.4 (万元),选项 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甲公司 2023 年年末持有 R 原材料 100 件(专门用于生产 W 产品) ,成本为每件 4.9 万元, 每件 R 原材料可加工为一件 W 产品,加工过程中需发生的加工成本为每件 0.8 万元,销 售过程中估计需发生运输费用为每件 0.2 万元。2023 年 12 月 31 日, R 原材料的市场价格 为每件 4.8 万元, W 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 6 万元。甲公司此前未对 R 原材料计提过存 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 2023 年年末对 R 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由于持有 R 原材料的目的是用于生产 W 产品,该原材料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 的 W 产品上。因此, 在确定 R 原材料是否发生减值时, 需要先确定 W 产品是否发生减值。 2023 年年末,W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 - 0.2 )×100 = 580(万元) ,成本=( 4.9 + 0.8)×100 = 570(万元),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W 产品没有发生减值,因此 R 原材料 也没有发生减值。选项 A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表述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