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小王对小张的10万元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按照民法规定,小王仍享有(  )。
  • A.诉权
  • B.胜诉权
  • C.受领权
  • D.处分权
  • E.保全权
本题来源:《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模拟试卷(二)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债的效力。诉讼时效届满的债权的请求力已经减损,很难依诉讼方式强制实现债权,已属于不完全债权。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虽然这类债权强制执行力被排除,但其受领权、处分权和保全权还存在。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公告规定,不属于税务行政许可项目的有(  )。
  • A.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审批
  • B.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的核准
  • C.使用计算机开具发票审批
  • D.对纳税人变更纳税定额的核准
  • E.企业印制发票审批
答案解析
答案: B,C,D,E
答案解析:目前我国税务行政许可事项仅保留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审批。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下列关于行政复议一般申请期限计算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 B.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 C.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 D.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当事人,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行政机关发出补充公告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 E.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D,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选项E,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在邮件签收单上签收之日起计算;没有邮件签收单的,自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之日起计算。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有关融资租赁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融资租赁合同的出租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 B.出卖人不履行买卖合同义务的,应该由出租人行使索赔的权利
  • C.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的,出租人对第三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 D.出租人和承租人对租赁期届满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按照有关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
  • E.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解析
答案: D,E
答案解析:选项A,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与出租人都不享有任意解除权;选项B,出租人、出卖人、承租人可以约定,出卖人不履行买卖合同义务的,由承租人行使索赔的权利;选项C,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租赁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的,出租人对第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在刑事案件庭审中,被告人有权(  )。
  • A.拒绝辩护人继续为其辩护
  • B.保持沉默
  • C.作最后陈述
  • D.查阅案卷材料
  • E.提出抗诉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被告人的保持沉默权。查阅案件材料是律师作为辩护人所享有的权利,其他辩护人和被告都没有这样的权利。提出抗诉是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和职责。被告人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所作的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和裁定,被告人有权上诉;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权提出申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A.在规定期间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以50~100元的罚款
  • B.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 C.对应当给付的款项,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 D.提请人民检察院对该行政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 E.将该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答案解析
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项,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2)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50 ~ 100元的罚款;

(3)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4)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5)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