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保工资薪金所得税表怎么填?社保公积金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有何区别

一、在填写有社保的工资薪金所得税表时,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和填报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同时,也需要注意留存相关备查资料,以备后续核查。以下是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步骤和要点:
1.填写步骤
确定应发工资数:申报时工资填写应发工资数,即未扣个人承担社保公积金之前的数据。这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基础。
填写社保公积金金额:在申报个税时,应发工资填报之后,会有需要填报社保公积金金额的地方。这里需要填写个人承担部分的社保公积金金额。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使用公式:(收入总额 - 免税收入 - 扣除项) = 应纳税所得额。其中,扣除项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法定扣除项目。
查找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在适用税率表中查找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出应缴税款。
填写所得税表:将计算结果准确填入《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中,确保每一项数据都与实际支付情况相符。
2.注意事项
只填写个人承担部分:在填报社保公积金金额时,只填写个人承担部分,单位承担部分不需要在员工个税申报中体现。
确保数据准确性:填报时务必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特别是应发工资数、社保公积金金额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等关键数据。
遵循税法规定:在填写所得税表时,应严格遵循税法规定,确保所有填报内容都符合税法要求。
留存备查资料:填报完成后,应留存相关备查资料,如工资表、社保公积金缴纳记录等,以备后续核查。
二、社保公积金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的区别
社保公积金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在种类、缴纳金额与缴费比例、缴费基数、缴纳方式与性质、退休年龄以及用途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区别。
1.种类不同
单位缴纳:公司缴纳的社保通常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个人缴纳: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缴纳时,通常只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种。
2.缴纳金额与缴费比例不同
单位缴纳:公司和个人分别承担部分社保的费用,具体比例根据各地政策有所不同。以一般地区为例,社保公积金公司缴费比例为43.5%(其中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20%,医疗保险为6%-10%,失业保险为0.5%-2%,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缴纳,个人不缴费;住房公积金单位缴费比例为5%-12%),个人缴费比例为23%(其中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为2%,失业保险为0.5%-1%,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比例为5%-12%)。
个人缴纳:个人需负责全部的社保费用,且通常只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种。缴费比例也会因地区而异,但通常会比单位缴纳时个人承担的比例要高。
3.缴费基数不同
单位缴纳:缴费基数通常是按照员工上年度工资收入的月均值来进行缴纳。
个人缴纳:个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如60%-300%的缴费基数区间)自行选择缴费基数,缴纳的基数越大则领取的养老金越大。
4.缴纳方式与性质不同
单位缴纳:公司通常只需要员工将个人信息统一交给人事部门,由人事部门去社保局进行办理即可。这是国家强制要求缴纳的,如果不缴纳则会面临法律处罚。
个人缴纳:个人需要自行准备好资料前往社保局进行缴纳,且是自愿进行缴纳的。
5.退休年龄不同
单位缴纳:男性通常60周岁退休,女性职工50周岁退休(具体退休年龄可能因地区和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
个人缴纳:灵活就业男性60周岁退休,灵活就业女性55周岁退休(同样可能因地区和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
6.用途不同
单位与个人共同缴纳的部分(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这些保险项目旨在为员工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涵盖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确保员工在面临各种生活风险时能够得到必要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单位缴纳的部分(如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保险项目由单位承担,旨在保障员工因工作原因遭受的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得到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及为女性员工在生育期间提供相关医疗费用和生活补助。
住房公积金:无论是单位缴纳还是个人缴纳,都旨在为员工购房、租房提供资金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