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两者主要适用哪些情形 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中的两种重要方式,它们各自具有特点和适用场景。核定征收主要适用于会计账簿不健全、生产经营规模小或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而查账征收则适用于会计账簿健全、能够准确核算应纳税额的纳税人。在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征收方式,以确保税收征管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一、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对于这类纳税人,由于其无法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税务机关无法通过查账方式确定其应纳税额,因此采用核定征收方式。2‌.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对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不具备建账能力的纳税人,核定征收可以简化税收征管程序,降低征纳成本。核定征收的具体方法包括定期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等。其中,定期定额征收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不具备建账能力或账簿不健全的个体工商户;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则是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再乘以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应纳税额。二、查账征收查账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提供的账表所反映的经营情况,依照适用税率计算缴纳税款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1.纳税人会计账簿健全,能够准确核算应纳税额‌:对于这类纳税人,由于其能够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税务机关可以通过查账方式确定其应纳税额。‌2.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具备建账能力‌:对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具备建账能力的纳税人,查账征收可以确保税收征管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在查账征收方式下,纳税人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并准确核算应纳税额。税务机关则会对纳税人的账表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确定应纳税额。 2025-07-01 10:59 636人看过 内部研究无形资产确认递延有何条件? 内部研究无形资产确认递延的条件,主要依据的是无形资产的定义及其相关会计准则。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一、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二、内部研究无形资产确认递延的条件根据会计准则,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技术可行性‌: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这意味着,无形资产的开发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具备了实际应用或出售的可能性。‌使用或出售意图‌:企业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这表明,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而不是仅仅进行技术探索或研究。‌经济利益‌: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如果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则应证明其有用性。这要求无形资产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无论是通过销售产品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资源支持‌: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这确保了无形资产的开发过程能够得到充分的资源保障,从而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可靠计量‌: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意味着,企业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必须能够清晰、准确地记录和计量,以确保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三、会计处理方法‌研究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研究费用)。这是因为研究阶段具有探索性,其成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开发阶段支出‌: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研究费用)。资本化的支出将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并在未来期间内通过摊销等方式逐步计入损益。四、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与内部研究无形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主要依据的是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当企业预期未来能够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未来经济利益‌:企业预期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靠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综上所述,内部研究无形资产确认递延的条件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使用或出售意图、经济利益、资源支持和可靠计量等方面。在会计处理上,需要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并分别进行费用化或资本化处理。同时,还需要关注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确认条件。 2025-08-21 10:30 306人看过 建筑人工3%税能顶13.14税吗?建筑税一般是多少 一、建筑人工3%税不能顶13%或14%的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财税〔2016〕36号文,建筑企业增值税计税方式分为一般计税和简易计税。一般计税适用9%税率,可抵扣进项税额;简易计税适用3%征收率,不可抵扣进项税额。两者计税基数和税率均不同,不存在直接抵扣关系。例如,某建筑公司因抵扣简易计税项目分包发票被查补税款及滞纳金,亏损超20万元,这表明3%税率的发票在简易计税下无法抵扣一般计税项目的进项税额。1.税率差异‌一般计税(9%税率)‌:适用于建筑服务、销售不动产等,可抵扣符合规定的进项税额。‌简易计税(3%征收率)‌:适用于清包工、甲供工程、老项目等,不可抵扣进项税额。2.实务操作‌3%专票抵扣限制‌:仅当企业采用一般计税方法时,3%专票才可抵扣(如劳务分包、农产品)。若企业选择简易计税,对应进项税额不可抵扣。‌混合销售与兼营‌:混合销售按主业税率(13%或9%)计税,兼营需分开核算可分别抵扣(如设备13%专票、建筑9%专票)。‌差额征税‌:简易计税项目虽不可抵扣进项税,但差额征税允许扣除分包款(调整计税基数,非抵扣)。3.案例分析‌错误抵扣案例‌:某建筑公司采购钢材取得13%专票,但选择简易计税后,该进项税需全额计入成本,不可抵减销项税额。‌合规操作案例‌:房地产开发商取得建筑服务3%专票后,若为一般纳税人且用于应税项目,可正常抵扣3%进项税额(如支付100万元工程款,可抵扣3万元增值税)。4.风险提示‌异常凭证管控‌:若3%专票被认定为异常凭证,已抵扣税款可能被追缴。‌合同条款明确性‌:甲供工程或清包工项目中,合同需明确材料采购责任,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税务争议。‌发票备注栏要求‌:建筑企业开具3%专票时,需在备注栏注明项目名称及地址,否则可能被认定为不合规票据,导致收票方无法抵扣。二、‌建筑税目前已取消,不再征收‌。建筑税是国家为加强基本建设管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自筹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措施项目中的建筑工程投资征收的一种特定目的税。它主要针对使用国家预算外资金、地方机动财力、银行贷款(包括外汇贷款)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自有资金进行自筹基本建设投资、技术改造项目中的建筑工程投资,以及按规定不纳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建筑工程投资的地方政府、机关团体、部队、国营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征收建筑税期间,该税种按差别比例税率计征。1983年开征时基本税率为10%,198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税暂行条例》调整为三档税率:1‌.计划内项目‌:税率10%‌2.超计划或计划外项目‌:税率20%‌3.楼堂馆所等非生产性项目‌:税率30%同时,对能源、交通、学校、医院等投资项目实行免税政策。纳税人应在接到批准的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计划后15日内,按照年度计划投资额向当地开户银行预缴建筑税;年度终了后两个月结算;竣工清算。建筑行业现行主要税种:目前,建筑行业主要涉及的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等。其中,增值税是建筑行业最为核心的税种,其计算方式根据纳税人类型(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及计税方法(一般计税/简易计税)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且未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适用9%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默认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为3%(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2025-08-27 10:46 313人看过 年度中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能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吗 ​一、年度中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能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吗?‌年度中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可以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如《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6号),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在年度中间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按照政策标准判断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即可享受这一优惠政策。二、那年度中间符合条件后怎么申请这一优惠?(一)‌准备材料‌在申请税收优惠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上一年度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员工人数和劳务派遣人员的证明税务登记证等相关文件这些材料将用于证明你的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二)‌填写申报表‌接下来,需要填写相关的申报表。你可以在税务机关的官网或者税务大厅领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申请表》,然后按照要求填写企业信息和财务数据。确保所有信息都准确无误后,提交申报表。(三)‌提交并等待审核‌提交申报表后,税务机关会对你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税务机关可能会要求你提供额外的信息或解释。请耐心等待审核结果,并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 2025-07-25 10:53 356人看过 资产总额是指什么?资产总额具体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一、资产总额的定义资产总额(Total Assets)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如资产负债表日)所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资源的总和。它是企业财务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企业的规模、资源配置能力和偿债能力。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资产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虽无所有权,但享有控制权);‌预期带来经济利益‌(如存货可通过销售变现,设备可用于生产);‌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在财务报表中,资产总额直接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左侧(或上半部分),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二、资产总额的组成部分资产总额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具体科目如下:‌流动资产‌(1年内可变现或消耗)‌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等;‌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其他流动资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持有或使用)‌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的投资;‌固定资产‌:房屋、机器设备(需扣除累计折旧);‌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出租或增值的房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超过1年的费用(如装修费)。‌特殊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生物资产等需根据企业实际业务纳入计算。三、资产总额的实务应用‌财务分析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衡量企业杠杆风险;‌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评估资产运营效率。‌银行贷款与融资‌:银行常以资产总额作为授信额度参考依据。‌税务合规‌:部分税种(如房产税、印花税)的计税基础与资产总额相关。资产总额是企业资源规模的综合体现,其构成复杂且计量需严格遵循会计准则。财务人员应准确区分资产类别、关注减值与折旧影响,并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理解资产总额的内涵,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融资能力并满足监管要求。 2025-09-23 10:54 356人看过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