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一览,附实务案例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涉及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处置等多个环节,具体处理方式取决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如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或无重大影响)。以下是核心要点:
1. 初始计量
取得方式:
以支付现金取得: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含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按发行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或债务重组取得:按《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或《第12号》处理。
会计分录(以现金取得为例):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2. 后续计量
根据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为 成本法 和 权益法:
(1)成本法(适用于控制,即子公司)
核心规则:长期股权投资按初始成本计量,后续仅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
会计分录:
宣告现金股利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2)权益法(适用于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即合营/联营企业)
核心规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随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而调整。
关键处理: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或权益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3. 减值处理
判断依据: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计提减值准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注: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4. 处置处理
差额处理:处置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会计分录(以权益法为例):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可能在借方)
同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资本公积的部分需转入投资收益:借: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实务案例
A公司以1000万元取得B公司30%股权(重大影响)。B公司当年净利润200万元,宣告分配现金股利50万元。
权益法处理:
确认投资收益:200万×30% = 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万
贷:投资收益 60万
宣告股利时:50万×30% = 15万元
借:应收股利 15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5万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