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查账征收和定期定额的区别是啥?定期定额的税率一般是怎么调整的? ​一、查账征收和定期定额的区别是啥?查账征收和定期定额是两种不同的税收征收方式,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具体如下:(一)‌定义和适用对象‌:‌查账征收‌: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财务制度健全、能准确核算收入、成本、费用的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查账征收是依据纳税人的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资料,核实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定期定额‌:也称为“双定征收”,主要适用于一些营业额、所得额难以准确计算的小型纳税人,如个体工商户。这种方式先由纳税人自报生产经营情况和应纳税款,再由税务机关核定一定时期的税款征收率或征收额。(二)‌计算方法和税率‌:‌查账征收‌: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税法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查账征收的税率通常是固定的,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行业确定。‌定期定额‌: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自报的情况,核定一定时期内的税款征收率或征收额,实行增值税或营业税和所得税一并征收。定期定额的税率或征收率可能会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三)‌财务要求和纳税申报‌:‌查账征收‌:对企业财务要求较高,必须建立会计账簿,准确记录和核算各项收入和支出。纳税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提交相关的财务报表和纳税资料。‌定期定额‌:对财务要求相对较低,一些小型纳税人可能没有完整的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纳税人只需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核定的税款,无需提交详细的财务报表和纳税资料。综上所述,查账征收和定期定额在定义和适用对象、计算方法和税率、财务要求和纳税申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选择适合的税收征收方式。二、定期定额的税率一般是怎么调整的?1.‌纳税人申请‌:纳税人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发起定期定额户核定及调整定额申请。纳税人需填写相关申请表格,提供必要的申报资料,如财务报表、收入凭证等。2.‌税务机关审核‌:税务机关接收纳税人的申请后,会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税务机关可能会要求纳税人补充相关资料或进行说明。3.‌核定定额并公示‌:税务机关完成审核后,会根据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和相关政策规定,核定具体的定额和税率。核定定额的初步结果会在税务机关的官方网站或办税服务厅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一定的工作日。4.‌纳税人确认并缴税‌:纳税人在公示期内对核定定额无异议的,应按照新的定额和税率进行缴税。如有异议,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诉或复议。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20 11:23 1064人看过 非正常户认定可以撤销吗?如何操作 ​非正常户认定是可以撤销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以下是非正常户认定撤销的详细流程和条件:一、撤销条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征管若干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8号)等相关规定,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纳税申报,被税收征管系统自动认定为非正常户。若纳税人希望撤销非正常户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纳税人已经对其逾期未申报行为接受了处罚,并缴纳了相应的罚款。2.纳税人已经补办了纳税申报,并补缴了税款和滞纳金(如有)。二、撤销流程1.‌提交申报‌:纳税人需首先进入电子税务局系统,选择“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综合申报”—“批量零申报”,提交申报。2.‌解除非正常状态‌:提交申报后,纳税人需继续选择“我要办税”—“综合信息报告”—“身份信息报告”—“非正常状态解除”。系统将检查纳税人是否存在未办结的事项。如存在未申报或逾期信息,纳税人需先处理这些事项。如纳税人不存在未办结事项,系统将直接跳转至取消非正常户认定办理成功界面,并生成《税务事项通知书(取消非正常户通知)》。3.‌后续处理‌:纳税人需下载并保存《税务事项通知书(取消非正常户通知)》作为凭证。如纳税人之前因非正常户状态而受到的限制(如发票领用限制)将自动解除。三、注意事项1.‌及时申报‌:为避免被认定为非正常户,纳税人应确保按时进行纳税申报。2.‌及时处理未办结事项‌:如存在未申报或逾期信息,纳税人应尽快处理,以免影响非正常户认定的撤销。3.‌保持联系畅通‌:纳税人应确保税务机关能够与其取得联系,以便及时接收相关通知和提醒。 2025-08-13 10:30 487人看过 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根据《中级会计实务》及相关会计准则,以下是详细的会计分录做法:一、预付款项支付时当企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应记录如下会计分录:‌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已经支付的预付款项,同时减少了银行存款。二、收到商品或服务时‌如果预付款与所购物资或接受劳务的金额一致‌:‌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根据所购物资或接受劳务的性质确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涉及增值税)‌贷:预付账款‌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已经收到所购物资或接受劳务,并结转了相应的预付账款。‌如果预付款不够,需要补交价款时‌:‌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涉及增值税)‌贷: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补交的价款部分)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除了使用预付账款外,还需要额外支付一部分价款来结清交易。三、其他相关会计分录‌补付货款时‌(如果之前预付的款项不足):‌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补付货款的情况。‌收回多余款项时‌(如果预付的款项多于实际交易金额):‌借:银行存款‌‌贷:预付账款‌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收回多余预付款项的情况。四、注意事项预付账款是资产类科目,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应付或应补付的款项。企业应根据供应单位设置对应的预付账款明细账,以便进行明细核算。综上所述,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实际交易情况和会计准则进行准确记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07-31 09:37 561人看过 涉税鉴证是什么意思?涉税鉴证和会计实操有什么区别 涉税鉴证是一个专业且重要的税务服务活动。涉税鉴证是指税务师事务所及注册税务师接受委托,依据税法对涉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并出具鉴证报告的专业活动。它属于程序法范畴,为税收征管及诉讼提供客观依据。涉税鉴证的业务主体包括鉴证人(注册税务师)、被鉴证单位等,客体为涉税事实。鉴证过程需遵循独立、合法、胜任等原则,涵盖纳税申报类、涉税审批类及税务司法鉴定等类型。一、涉税鉴证的目的:涉税鉴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纳税合规性,确保企业遵守税法法规,并为企业提供税务合规性的证明。通过涉税鉴证,企业能够识别和规避潜在的税务风险,获得专业的审计和鉴定意见,为税务机关提供权威的依据,减少税务争议和纠纷的发生。同时,涉税鉴证报告也是企业纳税合规性的证明,可以为企业在融资、审计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涉税鉴证的流程:涉税鉴证业务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需求‌: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确定需要进行涉税鉴证的具体事项。‌2.收集资料‌:要求客户提供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税务文件、合同协议等相关资料,以便进行审查和分析。‌3.审查和分析‌:对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和分析,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税务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4.制定方案‌:根据审查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涉税鉴证方案,包括鉴证的目标、范围、方法和程序等。‌5.实施鉴证‌: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鉴证工作,包括对财务会计记录、税务报表、合同协议等进行核实和验证。‌6.编制鉴证报告‌:根据实施鉴证的结果,编制鉴证报告,详细说明鉴证的目标、范围、方法和结果,提供相应的结论和建议。‌7.客户确认‌:将编制好的鉴证报告提交给客户,与客户进行确认,解答客户的疑问,并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8.报送税务部门‌:根据客户的要求,将鉴证报告报送给税务部门,供其参考和审查。‌9.跟进事项‌:根据鉴证报告的结果,跟进相关事项的处理和解决,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三、涉税鉴证和会计实操的区别涉税鉴证和会计实操是财务领域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定义、性质、目的、内容、应用场景与角色以及其他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虽然两者在财务领域中各有侧重,但共同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完整体系。以下是对这两者的详细比较:1.定义与性质‌涉税鉴证‌:是指鉴证人(如注册税务师)接受委托,依据税法及相关标准,对被鉴证人的涉税事项进行评价和证明的专业活动。它属于程序法范畴,为税收征管及诉讼提供客观依据,具有法定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会计实操‌: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运用的实际操作技能,涵盖账务处理、税务申报、财务分析等多个领域。它是连接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关键能力,具有实践性、动态性和岗位针对性。2.目的与内容‌涉税鉴证‌: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纳税的合规性,减少税务风险,增强税务局对于企业纳税申报的信任程度。涉及对涉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并出具鉴证报告,如纳税申报类、涉税审批类等。‌会计实操‌:主要是为了完成企业的日常账务处理、税务申报和财务分析等工作,支持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包括凭证审核、科目设置、账簿登记、期末结账等账务处理全流程,以及税务处理、财务分析与报告、特殊业务处理等。3.应用场景与角色‌涉税鉴证‌:通常在企业需要进行税务审计、税务筹划或面临税务争议时,会委托专业的税务师事务所进行涉税鉴证。角色包括:鉴证人(注册税务师)、委托人(企业)、被鉴证人(企业的涉税事项)和使用人(如税务局、投资者等)。‌会计实操‌: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如新企业建账、跨期费用调整、税务稽查应对等。角色包括:会计人员,包括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不同岗位,根据岗位需求灵活运用会计实操技能。4.其他区别‌报告形式‌:涉税鉴证通常需要出具正式的鉴证报告,具有法律效力;而会计实操则更多体现在日常的账务处理和工作流程中,不一定需要形成正式的报告。‌培训与考试‌:涉税鉴证通常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如税务师证书);而会计实操则更多依赖于会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持续学习。 2025-09-04 11:40 233人看过 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怎么核定?核定征收的税率区间是如何划分的 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的核定方式包括依定额核定、依率核定和参照同行业核定,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核定流程。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的税率区间是根据其月营业额或年销售额来划分的,并且存在不同的税率标准。此外,核定征收具有计算简单、税负较低的特点,但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的核定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核定流程:‌1.依定额核定‌:‌特点‌:税务机关根据个体户的经营规模、行业特点、地域等因素,确定一个固定的应纳税额。‌适用场景‌:适用于经营相对稳定、难以准确核算收入和成本的个体户。‌核定流程‌:个体户需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申报期限和内容自行申报,税务机关参考典型调查结果核定定额,并进行公示和上级核准,最后公布定额。‌2.依率核定‌:‌特点‌:按照一定的税率对个体户的销售额或营业额进行核定征税。‌适用场景‌:适用于有一定的营业收入,但账目不够健全的个体工商户。‌核定流程‌:与依定额核定类似,个体户需自行申报,税务机关根据申报情况和行业特点核定应税所得率,进而计算税额。‌3.参照同行业或类似情况核定‌:‌特点‌:税务机关会参考同行业其他个体户的经营情况、纳税水平等,对被核定的个体户进行合理的税额核定。‌适用场景‌:适用于经营情况与同行业相似或可比的个体户。‌核定流程‌:税务机关通过对比同行业或类似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核定合理的税额。在核定过程中,个体工商户需要如实申报经营情况,配合税务机关的核定工作。4.核定征收的税率区间划分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的标准通常按月营业额收入划分不同的税率区间,例如:月营业额2万元以下,税率为0%;月营业额2万-5万元,对超过2万元的部分按0.6%的税率征税;月营业额5万-10万元,对超过2万元的部分按1%的税率征税;月营业额10万元以上,对超过2万元的部分按1.8%的税率征税。对于年销售额超过120万,但在450万内的个体工商户(大额个体户):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税率为0.25%-1%。综合税负在2.5%以内。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14 10:58 666人看过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